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殷冬梅 1 ; 张新友 1 ; 汤丰收 1 ; 董文召 1 ; 李锦辉 1 ; 赵冬梅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花生;豫花14号;播期;密度;产量;经济性状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02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24-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了不同播期、密度对豫花 14号生长发育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2 5个处理中 ,6月 10日前播种、密度 110 0 0穴 /亩 (每穴 2粒 ) ,更有利于发挥豫花 14号的产量水平
- 相关文献
[1]播期和种植密度对芝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苗建利,卫双玲,孙春梅,张胜强. 2016
[2]优质出口型花生新品种豫花14号的选育. 汤丰收,张新友,董文召,殷冬梅,赵冬梅,李锦辉. 2002
[3]豫花14号综合特性分析. 董文召,汤丰收,张新友,殷冬梅. 2002
[4]不同播期密度对山西省复播芝麻的影响. 刘文萍,卫双玲,申珂,任果香,文飞. 2011
[5]短季棉豫早73适宜播期与密度研究. 马宗斌,李伶俐,房卫平,谢德意. 2005
[6]叶面喷施硒肥对花生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籽仁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石彦召,和爱玲,朱桢桢,于沐,韩艳红. 2024
[7]密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及品种耐密性分析. 董文召,张俊,韩锁义,张忠信,吴继华,宋江春,刘娟. 2018
[8]不同品种、施氮量、种植密度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化学品质的影响. 范艺宽,毛家伟,叶红朝. 2013
[9]郑单14号不同种植方式与生理基础研究. 张新,王义波,王振华,王永普,黄伟杰,唐炜. 2000
[10]粳稻高产育种中经济性状选择目标的探讨. 张淮,王爱玲. 2005
[11]氮肥运筹方式对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何俊平,张书芬,朱家成,曹金华,文雁成,蔡东芳,赵磊,王东国,王建平. 2017
[12]氮磷钾配比对不同肥力土壤油菜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何俊平,张书芬,王建平,曹金华,文雁成,蔡东芳,赵磊,王东国,朱家成. 2017
[13]控释氮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王建平,文雁成,何俊平,蔡东芳,赵磊,王东国. 2018
[14]越冬期覆膜对甘蓝型冬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曹金华,张书芬,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王建平,文雁成,赵磊,王东国,刘奕孜. 2023
[15]芝麻新品种郑杂芝H03在新疆的引种试验及分析. 张体德,梅鸿献,张海洋,郑永战,卫双玲,王保勤,刘艺伟. 2004
[16]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路红卫,杜红,闫凌云,梅四卫,汤丰收,董文召. 2006
[17]有机氮部分替代无机氮对香料烟产量、产值及品质的影响. 曹杰,姚继盛,温玉转,田香华,腊贵晓. 2012
[18]小麦不同品种缺苗断垄对产量的影响. 王汉芳,季书勤,郭瑞,张德奇,王绍中. 2006
[19]群体密度对优质高产油菜杂交种杂双2号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 隋天显,张书芬,朱家成,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冯顺山. 2010
[20]播期对豫南机插籼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孙建军,尹海庆,陈献功,王付华,王亚,王越涛,翟顺国,姜明波,王生轩.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CC-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及在青枯病和网斑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作者:汪晓;齐飞艳;孙子淇;郑峥;徐静;王娟;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CC-NBS-LRR;青枯病;网斑病;表达分析
-
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Arachis sp.30119六倍体杂种的创制与鉴定
作者:刘华;曾凡佩;王倩;陈国权;苗利娟;秦利;韩锁义;董文召;杜培;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野生种;六倍体;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分子标记
-
植物病程相关蛋白PR10及其在花生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琦;崔梦杰;韩锁义;郭腾达;杜培;刘华;徐静;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
关键词:PR10;花生;逆境胁迫;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
玉米茎腐病致病菌全基因组分泌蛋白预测与分析
作者:曹言勇;张立立;李慧敏;韩胜博;侯梦薇;段灿星;施艳;张新友
关键词:玉米;九州镰孢菌;生物信息学;分泌蛋白
-
不同储藏方式对花生种子萌发的影响
作者:张俊;崔亚男;张朋磊;张曼;高伟;刘娟;郝西;刘梦雅;董文召;臧秀旺
关键词:储藏方式;花生;发芽;生理活性
-
基于GGE双标图及TOPSIS法对高油酸花生豫花155号主要性状综合分析
作者:张忠信;韩锁义;刘华;徐静;秦利;赵瑞芳;靳晓东;孙彦辉;董文召
关键词:豫花155号;GGE双标图;TOPSIS法;综合分析
-
聚焦产业科技创新 支撑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滑留帅;郭振华;卫文星;张新友
关键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产业科技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