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乙烯利诱导橡胶树胶乳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为解析乙烯利刺激巴西橡胶树橡胶增产的分子机制,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成功构建了乙烯利刺激条件下橡胶树胶乳与未处理橡胶树胶乳差异表达的cDNA消减文库。经蓝、白斑筛选,共得到了118个阳性克隆。菌落PCR分析结果表明,92%左右的阳性克隆含有大小200~500bp的插入片段。随机选取25个克隆进行了测序,并用基因检索工具(Genbank)对获得的EST进行了Blastx分析,结果表明,5个EST属于无任何序列线索的未知序列,6个属于未知功能的推测蛋白基因,2个属于未知功能的蛋白基因,3个与已知功能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应用半定量PCR技术,对编号203片段进行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为乙烯利诱导特异表达基因,在乙烯利处理后24h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表达量增强,叶片中没有检测到该基因的表达。


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1个特异片段的获得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以芭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基因组DN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基因组DNA和香蕉组培苗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PD分析,获得了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长约700bp的差异片段,对其进行克隆和测序并登陆到GenBank进行同源序列比较,结果表明所克隆的片段为国内外的新报道。在该片段内又分别设计了探针和引物,进行了Southern blot分析和PCR验证,证明357bp的片段为香蕉果实潜伏炭疽菌的特异片段,可用于香蕉炭疽病的PCR检测。


海南普通野生稻的花粉育性观察及杂交亲和性
《热带作物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对海南3个不同居群的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的花粉育性进行了观察研究,并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转基因水稻花粉在不同居群的普通野生稻柱头上的萌发和在花柱内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以转基因水稻为对照,3个不同居群的野生稻相互之间花粉可育率在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时发现,转基因水稻花粉能在3个居群的普通野生稻的柱头上萌发并能到达胚珠,二者杂交亲和,同时发现,花粉管进入三亚居群胚珠的数目比儋州、万宁居群的数目多,说明相对于儋州、万宁居群来说,三亚居群与转基因水稻的杂交亲和性更高。
关键词: 普通野生稻 花粉育性 荧光显微镜技术 杂交亲和 基因漂移


稻瘟病菌T-DNA插入的突变表型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7 CSCD
摘要:PCR技术检测28个形态发育和致病性相关T-DNA插入突变体,结果所有突变体均含磷酸转移酶基因序列。观察这些突变体的生物学性状,发现15个颜色异常,8个菌落生长缓慢,2个分生孢子形态异常,2个附着胞形态异常,3个不能形成附着胞。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9个突变体完全丧失对抗瘟(C101)和感瘟(日本晴)水稻苗的致病能力。用标准菌株1528和P131测定突变体有性世代的形成能力,结果发现3个突变体(Y34-0211、Y34-1469和Y34-0635)完全丧失产生有性世代的能力。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 T-DNA插入突变 功能基因组学


植物LFY基因的研究进展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 2007 CSCD
摘要:LFY基因在植物花分生组织形成中处于关键位置,维持花分生组织的正常功能、花启动,防止花分生组织的逆转。LFY基因需要其他成花基因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基因调控网络,其中任一基因的失活,其功能都会被其他基因部分补偿。LFY基因的表达除受碳源、植物激素等因子影响外,还受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就国内外对LFY基因及其同源基因的一些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该基因在植物花发育中的功能、表达及其影响因子,同时展望其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