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食用薄菏的形态特征及繁殖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10
摘要:我国食用薄菏的主要品种有唇萼薄菏和亚洲薄菏。唇萼薄菏植株矮小,匍匐性生长,叶小卵圆形,长1cm,有柄有毛,花小,淡紫色,轮生;主要栽培作蔬菜食用的是亚洲薄菏,为多年生草本,直立或基部外倾,具爬生根状茎,有香气,株高30~90cm,多分枝,有倒生的细毛或近无毛,单叶对生。


黔北苹果根朽病及其防治
《现代园艺 》 2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贵州精品果园的建设,黔北地区苹果引种栽培的成功,使苹果种植面积增加较快,病虫危害也日趋加重。经调查发现,黔北地区苹果根朽病危害较重。虽然该病发病轻时对产量不会


桑蚕农药中毒症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蚕桑茶叶通讯 》 2010
摘要:目前常用的农药,多为有机杀虫剂。这些杀虫剂从毒性作用来说,都属于神经毒剂,被蚕食下或接触后都会引起中毒。家蚕农药中毒常发生在夏秋季,多为急性,发生突然,来势剧烈,危害极大。


植物盐胁迫耐受性研究进展
《吉林农业 》 2010
摘要:文章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抗氧化酶等方面概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从植物的表观,生理生化基础以及分子水平阐述了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最后介绍了基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对盐胁迫耐受性的研究。


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为探讨扁形茶脱毫、提香两工序中叶温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改善扁形茶的加工技术。本文结合贵州扁形茶加工中常用的温度,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设计9个不同处理,利用多功能理条机对脱毫、提香两工序中叶温的变化进行测定,并对成品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工序中,叶温最初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都出现快速升温和缓慢增长两个阶段,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其变化规律对品质的影响不大。脱毫温度对脱毫率影响差异不显著;提香温度对品质的影响大于脱毫温度产生的影响;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即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适当提高温度不会使品质发生较大变化,并且适当的高温(175℃)利于脱毫,较低温度(200℃)提香利于品质;在扁形茶脱毫、提香加工工艺中适当增加温度是可以提高加工工效。


分级技术在贵州扁形茶加工中应用研究
《中国茶叶 》 2010
摘要:扁形茶在贵州省名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几乎各产茶县(市)均生产扁形名茶,其产量产值在全省位居前列,如传统的湄江翠片,现代的湄潭翠芽、兰馨雀舌等都是贵州省的著名名茶。贵州扁形茶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香气高长,粟香显,滋味醇厚,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扁形茶的成形是通过控制理条机的温度、往复运动速率和加棒加压条件实现的。由于采摘规格或者茶园管理不同,茶青外形及质量往往并不均匀一致,导致杀青叶大小不一,极大地影响后续的理条、


鲟病害调查及防治技术
《齐鲁渔业 》 2010
摘要:鲟鱼体被5列骨板状硬鳞,有的在硬鳞上具有锐棘,骨板之间体表分布许多分散的星状小板,体表有角质胶皮,不易受伤,对寄生虫及有害微生物有较强的抵抗力,在自然环境中较少发病。但是随着鲟人工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鲟大规模、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形成,鲟的病害逐渐显现出来。根据近年来的调查,现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