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香蕉秸秆堆肥对四种农药残留降解影响
《环境科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子梯度试验研究了香蕉秸秆堆肥过程关键因子—C/N、温度、含水率、pH对香蕉栽培生产过程中经常施用的4种农药——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香蕉秸秆堆肥对4种农药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在通风方式为机械翻堆条件下,百菌清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60%,pH=9.7;三唑酮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3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45;氯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为:C/N=25∶1,温度为40℃,含水率为70%,pH=9.7;溴氰菊酯的最佳降解条件:C/N=35∶1,温度为50℃,含水率为70%,pH=9.7.根据上述单因素控制试验,利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可得百菌清、三唑酮、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最小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8min、4.32h、16.8h和12h.


椰子分离蛋白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磷酸盐缓冲溶液从椰子肉中提取椰子分离蛋白质,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pH,其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达到了显著水平;最佳工艺参数为:35℃、pH9.5、料液比1∶20、时间120min,在此条件下,椰子分离蛋白质的提取率为76.60%。


获自链霉菌060524发酵液细胞毒活性物质
《中国抗生素杂志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链霉菌060524菌株的发酵液中共分离得到了12个化合物,以K562细胞检测细胞毒性实验,其中1-H-3-吲哚羧酸和1-H-3-吲哚羧酸甲酯2个化合物具中等强度细胞毒活性(10μg/ml≤IC50≤20μg/ml);茴香霉素(anisomycin)和脱乙酰茴香霉素(deacetylanisomycin)2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细胞毒活性(IC50≤10μg/ml)。另外,以HL-60作细胞凋亡实验,1-H-3-吲哚羧酸和脱乙酰茴香霉素在90μg/ml时显示了细胞凋亡作用。
关键词: 海洋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细胞毒活性 吲哚羧酸 茴香霉素类抗生素


海南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测定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海南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抗药性状况,就海南省崖城、金江、通什和两院地区豇豆上的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调查与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豇豆蚜对敌敌畏、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和氰戊菊酯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敌敌畏均表现出较强的抗药性。以两院地区豇豆蚜作为敏感品系,崖城和金江两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DDV的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21.86倍、22.78倍、17.88倍、13.49倍和10.91倍、12.59倍、11.47倍和13.49倍。通什地区的豇豆蚜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的抗性也有一定的提高,与两院种群LC50抗性比值分别为1.58倍、12.27倍、4.45倍和2.28倍。而且崖城、金江和通什地区豇豆蚜种群对三氟氯氰菊酯、辛硫磷、氰戊菊酯和DDV抗性种群的异质性很强。
关键词: 海南豇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 三氟氯氰菊酯 敌敌畏 辛硫磷 氰戊菊酯 敏感性


海南腰果种植区黄凉蚁资源调查
《环境昆虫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了海南省乐东县、东方市和昌江县腰果种植区的黄獠蚁Oecophylla smaragdina Fabricius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个腰果种植区均有较为丰富的黄掠蚁资源.调查发现,常年失管的腰果园黄獠蚁资源较为丰富,这些腰果园人为活动干扰少,有利于黄獠蚁的自然定殖、繁衍和扩散.黄獠蚁蚁巢在腰果树北面(3.1个/株)分布数量最多,其次为西面(2.3个/株)和东面(2.0个/株),南面(0.9个/株)蚁巢数量最少.黄獠蚁蚁巢长度和宽度、蚁巢长度和离地高度以及蚁巢宽度和离地高度均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


见血封喉根中类黄酮的结构鉴定
《有机化学 》 200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海南产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Pers.)Lesch.]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ntiaronesK,B,F~I(1~6),(±)-sigmoidinA(7)和2-[2,3-二氢-4-羟基-2-(2-羟基-2-丙基)-5-甲氧基-1H-茚基]-1-(2,4,6-三羟基苯基)乙酮(8).其中antiaroneK(1)为新的异戊烯基二氢黄酮.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包括二维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对上述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确证.以上化合物经滤纸片法进行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3均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化合物3还具有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经MTT法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6~8对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K562)、人胃癌细胞(SGC-7901)和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显示了生长抑制活性.
关键词: 见血封喉 异戊烯基二氢黄酮 Antiarone K 抗菌活性 细胞毒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