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
》
2010
摘要:从选种、播种密度、播种时间、去杂、蚜虫防治、种薯质量检测和适时收获等方面阐述了提高威宁县马铃薯种薯质量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种薯
质量
技术
《贵州茶叶
》
2010
摘要:为了解凤冈县田坝村茶树种植的土壤环境,更好地掌握茶树种植技术,为茶树栽培管理提供依据,采集典型的茶园土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速效钾不是茶树正常与否的决定性因数,而速效氮,速效磷,pH值,栽培条件是茶树正常与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pH值和栽培条件表现明显。
关键词:
速效磷
pH值
网格法
《茶叶科学技术
》
2010
摘要: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从时间、空间和病虫害防治三个方面探讨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对降低茶叶农残的作用。在时间上,近年来随着贵州大力发展生态茶园,茶叶农残合格率稳中转好,维持在99%以上;在空间上,贵州名优茶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好、生态茶园多的地区;在病虫害防治上,生态茶园可以间接减少茶叶农残量。建设生态茶园可以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是控制农药残留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生态茶园
农药残留
农残控制
《蚕桑茶叶通讯
》
2010
摘要:对国内外茶叶深加工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结合贵州茶叶资源优势和面临的难题,认为重视茶叶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是保障贵州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茶叶
深加工
发展现状
贵州
《江苏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重量法对贵州野生与栽培小花吴茱萸中有效成分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含量、药材浸膏量、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作对比测定研究,为黔产吴茱萸的质量评价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贵州野生与栽培小花吴茱萸的内在质量无明显差异,而且均达到了《中国药典》中吴茱萸药材规定的标准。栽培小花吴茱萸可作为商品来源替代野生小花吴茱萸。
关键词:
小花吴茱萸
野生
栽培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武汉植物学研究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黄山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考察和标本采集,经分类鉴定,收集整理有关黄山藓类的研究资料,目前黄山藓类植物有46科、135属、401种(包括7亚种和22变种),与20世纪50年代陈邦杰等以及后来对黄山的调查研究结果相比,藓类植物增加了4科、28属、184种;科内种数(≥15种)优势科有10个,属内种数(≥6种)的优势属有18个。黄山藓类植物地理成分类型复杂,东亚成分(包括中国特有)占37.82%,温带成分占35.13%,热带、亚热带成分占26.75%,表现出明显的由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性。
关键词:
黄山
藓类植物
植物区系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6~2009年贵州省东部组杂交玉米区域试验44个组合的数据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4年间贵州省东部杂交玉米育种处于徘徊阶段,平均产量在600 kg/667 m2左右,没有突破性进展。对影响该组品种的产量因子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后认为,以增加单穗粒重和穗行数(兼顾穗长)为核心增加单株产量,是贵州东部玉米高产育种的主要方向。保持一定的植株高度,控制适宜的生育期,有利于玉米的高产、稳产。
关键词:
贵州东部
杂交玉米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贵州茶叶
》
2010
摘要:茶棍蓟马是近几年来贵州茶区主要茶梢害虫之一。通过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初步了解到一些具有杀虫作用的植物浸提液对该虫有一定的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贵州道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中药A、B料复方的同福顺1号防治效果较为稳定,药后1~14天防效为79.57~51.85%。
关键词:
植物源制剂
茶棍蓟马
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