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5种除草剂对野黍的防治效果
《杂草科学 》 2014
摘要:为筛选出有效防除大豆、玉米田野黍的除草剂,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4%烟嘧磺隆悬浮剂、69 g/L精唑禾草灵水乳剂、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12.5%烯禾啶乳油等15种除草剂对野黍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温室盆栽条件下,3种土壤处理除草剂90%乙草胺乳油、33%二甲戊灵乳油、48%异草松乳油在有效剂量1 620、1 125、1 100.25 g/hm2(推荐药量的平均药量)时,施药后40 d,对野黍的株数防效及鲜重防效均为100%。4种茎叶处理剂69 g/L精唑禾草灵水乳剂(含安全剂喷雾量3%~5%)、50 g/L精喹禾灵乳油、108 g/L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及12.5%烯禾啶乳油在56.93、48.75、60.75、450 g/hm2(推荐药量的平均药量)时,施药后30 d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为100%。


基于EOS/MODIS数据的抚远县水稻面积提取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为获取黑龙江省大范围的水稻种植空间分布及面积等信息,指导水稻生产,以抚远县为研究区域,利用EOS/MODIS数据进行水稻面积提取研究。结果表明:抚远县水稻面积309 513.32hm2。水稻种植区域精度较高的图框区域集中在抚远县中部及南部地区,这些地区水稻种植比较集中,且所占比例很高,其它作物较少,对混合像元的精度影响小;精度较低的图框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稻种植较零散且其它混种作物种类及荒草类别比较复杂,混合像元分类精度较低。
关键词: 水稻面积 EOS/MODIS SPOT 提取技术 精度


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菌体蛋白及纤维素酶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发酵玉米秸秆对泌乳期奶牛瘤胃菌体蛋白及纤维素酶的影响,试验选取3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泌乳期荷斯坦奶牛,分为对照组(未处理秸秆)、试验Ⅰ组(低菌发酵秸秆)和试验Ⅱ组(高菌发酵秸秆),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分为3期,每期20 d。结果表明:试验Ⅱ组菌体蛋白浓度在4~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在6~8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木聚糖酶、微晶纤维素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羧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水杨苷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饲喂发酵玉米秸秆后,有利于维持瘤胃功能的健康,提高瘤胃内纤维素酶活性。


松嫩平原林业建设对区域内粮食生产的影响——以大豆为例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黑龙江松嫩平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由于林业资源匮乏,平原林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防护作用弱化,区域内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以松嫩平原区域内主要粮食作物大豆为例,就其林业发展现状及对大豆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构建了黑龙江松嫩平原林业建设体系,规划了其发展路径,为平原林业建设、实现农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为明确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效,确定对玉米的安全性及最佳拌种药量,2012、2013连续2年开展了6%戊唑醇FS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FS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效果良好,防效为73.4%~91.1%,并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为36.7%~44.1%,生产中建议使用6%戊唑醇FS药种166.5 g/100 kg拌种。


哈尔滨地区露地秋季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林副特产 》 2014
摘要: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秋季白萝卜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耐贮藏,供应期长,是"北菜南运"的优良秋菜品种。在黑龙江省农科院园艺分院实施院县共建指导露地秋茬白萝卜种植的技术指导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对白萝卜种植过程中的品种选择、播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技术内容进行了汇总论证,形成了北方高寒地区种植的秋季白萝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高纬寒地黄菇娘的形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14
摘要:菇娘是人们普遍喜爱的草本水果,其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深受消费者欢迎。菇娘是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很高的一年生草本园艺作物,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菇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咳嗽、咽痛和水肿等症起到清热解毒、消炎、利尿的作用[1]。近年来,菇娘的栽培面积增加较快,黑龙江省各地均有种植。黑龙江省黑河市地处黑龙江省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是我国对俄贸易的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