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外来入侵植物与地下生态系统相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生物入侵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经济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作为入侵生物中一个重要组分的外来入侵植物,其入侵不仅改变了入侵地地上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而且对入侵地的地下生态系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国内外的生态学家对于外来植物的入侵虽已提出多个机制假说,但真正机理还未明确。近年来兴起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生态过程相互影响的研究为外来植物入侵机理的揭示提供了新思路。从两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外来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地下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1)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的相互影响:外来入侵植物可通过破坏土著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入侵地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逃避原产地土传天敌、改变入侵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间接改变土壤养分循环等途径实现入侵;(2)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养分的相互影响:主要是入侵植物与入侵地土壤氮、磷、钾等几种大量元素及其他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的预防、控制与生境恢复提供依据。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养分循环 作用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畸形病研究进展

中国南方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在世界各杧果产区杧果畸形病普遍发生,为害日益严重。在我国四川省攀枝花市和云南省华坪县杧果园已有杧果畸形病发生。简要介绍了杧果畸形病的症状、分布、为害、病原及其发病规律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杧果畸形病 症状 病原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年热带果树快速移栽技术措施

广东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带果树大树快速移栽比一般大树移栽植要求高,从挖树、修剪、装车运输和定植养护等方面,介绍成年热带果树快速移栽的具体技术措施。

关键词: 热带果树 移栽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研究——无性系PR107氮素体循环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儋州地区,林分结构相近、立地条件相似、抚管措施相同、林龄不同(2~28年)的橡胶无性系PR107的生物量和分配格局、生产力、氮素积累与固定、氮素归还、凋落物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间存在较明显的差别,并表现出不同的养分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橡胶树不同器官氮素含量高低顺序为:叶>树枝>树根>树皮>树干>胶乳,而积累量和分配格局则为:树干>树枝>树叶>树皮>树根>胶乳。在橡胶树28年生长周期中,养分积累总量可达5639.12kg/hm2,其中氮素约为1606.13kg/hm2,占28.48%。(2)随着树龄的增长,橡胶树枯落物量和由此向土壤归还的氮素总量也逐年增加,氮素归还率也逐年增加。据测定,不同树龄橡胶树每年枯落物总量约为0.295~11.08t/hm2,由枯落物向土壤归还的养分总量达13.44~431.4kg/(hm2.年),其中氮约为5.28~162.62kg/hm2。(3)橡胶树体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基本上随着树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各器官对氮素的利用效率大小顺序为:树干>树皮>胶乳>树枝>树根>树叶。

关键词: 橡胶 无性系PR107 养分循环 氮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椰心叶甲蛹血淋巴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分析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昆虫被寄生蜂寄生后血淋巴蛋白质组分及组分含量变化,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寄生蜂寄生引起寄主昆虫的生理变化,有利于探索寄生蜂调控寄主的机理。以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和椰扁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为研究材料,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及图像分析技术分析了椰心叶甲蛹被椰扁甲啮小蜂寄生后不同时期血淋巴蛋白质图谱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寄生后0.5,1,2,3和4d,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982,926,712,636和68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650,400,336,229和150个;同期未被寄生蛹血淋巴共检测到的到的蛋白斑点数分别为645,817,640,873和940个,其中特异性蛋白斑点的数量分别为313,291,264,466和410个;被寄生蛹和同期未被寄生蛹能匹配的蛋白斑点分别为332,526,376,407和530对。被寄生蛹血淋巴蛋白斑点数量的异常变化表明寄主的生理功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关键词: 椰扁甲啮小蜂 椰心叶甲 寄生 血淋巴蛋白质 双向电泳 图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胡椒研究综述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胡椒自1947年引入中国,主要种植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省(区),随着胡椒生产的发展,对胡椒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笔者从种质资源、繁殖技术、生理特性、根际微生物特性、耕作栽培、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产品的综合利用和产业战略等方面对中国胡椒自引种以来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提出中国胡椒今后研究的方向,为从事胡椒科研、生产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胡椒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8年海南省椰子寒害调查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海南省椰子发生严重寒害,调查的7个品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叶片枯死现象,严重者叶片全部枯黄、脱落,植株死亡;各品种落裂果率为17.25%~86.53%;严重寒害对椰子果实生长的影响较大,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从椰子落裂果情况看,围径在20~45cm的果实所占比率较高,吗哇、文椰78F1、本地高种这几个品种果实受害情况相对轻;香水椰子花序受害最为严重;在调查的品种中,文椰78F1的抗寒能力最强,以下依次为吗哇、本地高种、黄矮、小黄椰、红矮、香水椰子。

关键词: 海南 椰子 寒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土镉污染与水稻镉含量相关性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考察了水稻土中重金属镉(Cd)的浓度对水稻生长及Cd富集的影响以及Cd在水稻植株的分布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糙米(可食部位)对Cd的富集量与土壤中Cd总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各个浓度Cd胁迫下,根、茎叶、稻壳、糙米相比,2个品种水稻都是根累积的Cd含量要高于茎叶和稻壳、糙米,即根>茎叶>稻壳>糙米;在水稻的茎叶细胞中,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细胞可溶性成分,细胞器Cd的分布量较少,即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及膜部分;随Cd浓度增加,茎叶中的Cd积累量极显著增加,各细胞组分中的Cd含量均显著增加;根据国标GB 2762—2005对大米中Cd的限量标准(≤0.2 mg.kg-1),水稻土土壤总Cd临界值分别为2.0 mg.kg-(1博优225)、3.1 mg.kg-(1矮糯)。因此,在污染土壤上宜选种食用部位重金属积累低的水稻品种,以减少人类吸收重金属的风险。

关键词: 水稻土 Cd 水稻 分布 含量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省西部地区橡胶园土壤生物学特征与土壤类型关系初探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对海南省乐东县胶园土壤生物学特征与土壤类型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土层不同土壤类型的pH值、速效磷和胡敏酸C含量、细菌和放线菌个数差异不显著。真菌个数、过氧化氢酶、蔗糖转化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在0~20 cm土层中不同土壤类型间有差异,而在20~40、40~60 cm土层中不同土壤类型无差异。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总腐殖酸、富里酸含量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极显著。土壤中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都偏低。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与速效养分含量、腐殖酸及其组分含量、部分微生物个数、大部分土壤酶之间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胶园土壤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HbMCS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C-甲基-D-赤藓糖醇-2,4-环化磷酸合成酶(2C-methyl-D-erythritol2,4-cyclodiphosphate synthase,MCS)是异戊烯基焦磷酸合成途径之一,甲基赤藓糖磷酸(methylerythritol phosphate,MEP)途径中的第5个酶,催化2-磷酸-4-(胞苷-5'-二磷酸)-2-C-甲基-D-赤藓糖醇生成2-C-甲基-D-赤藓糖醇-2-4-环化磷酸。根据植物MCS的同源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结合RACE的方法在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获得了与其相应的MCS基因,命名为HbMCS1(GenBank登录号:FJ196164)。序列分析表明HbMCS1长965bp,编码241个氨基酸,该氨基酸序列与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sativa)、银杏(Ginkgo biloba)和三尖杉(Cephalotaxus fortunei)的MCS同源性分别达到70.8%、69.4%、64.9%和63.3%和62.2%。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割胶诱导胶乳HbMCS1的表达,乙烯对HbMCS1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HbMCS1的表达具有组织差异性,在愈伤组织中大量表达,在叶片和胶乳中微量表达。

关键词: 巴西橡胶 HbMCS1 甲基赤藓糖磷酸途径 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