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日龄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家禽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乳鸽肠道钙吸收规律,以满足乳鸽生产中钙的营养需要,试验将48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8个重复,每个重复6对,产蛋后由种鸽自然孵化和哺育乳鸽,在乳鸽7、14、21、28日龄时称量体重,平均体重分别为(120.27±31.37)g、(264.35±88.77)g、(399.22±75.04)g和(454.16±38.39)g,分别从每个重复选取1只体重适中的乳鸽,取其嗉囊内容物(鸽乳),并对其十二指肠和空肠肠段进行采样,测定鸽乳钙含量和肠道CaBP-D28k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7日龄鸽乳钙含量显著低于21、28日龄鸽乳钙含量(P<0.01);7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中CaBP-D28k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4、21、28日龄的表达量(P<0.01);且CaBP-D28k在7~28日龄乳鸽十二指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空肠的表达量(P<0.05)。由此可见:鸽乳的钙含量随着乳鸽日龄的增大而增加,乳鸽肠道CaBP-D28k基因表达量随着日龄增大而减少,十二指肠是鸽进行钙载体吸收的主要部位。


延怀盆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物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延怀盆地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土壤风蚀物分布特征,可为了解该区域风蚀过程、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数据支撑.以怀来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葡萄、果桑、欧李、玉米免耕、玉米翻耕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冬季休耕期(上年11月-次年2月)和春季备耕期(3-5月)风蚀物质量、粒径及碳氮含量随高度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1)欧李与玉米翻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垂向分布遵循幂函数递减规律;果桑、葡萄与玉米免耕地土壤风蚀物质量分数在监测高度范围内随高度增加无规律性变化.(2)春季备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输沙通量均高于冬季休耕期.(3)冬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500~2μm;春季休耕期5种土地利用类型风蚀物的粒径范围集中分布在250~2 μm.(4)5种土地利用类型冬季休耕期风蚀物碳氮含量高于春季备耕期.风蚀物质量、碳氮含量及粒径的垂直分布受土地利用类型和人为活动的影响,其中人为活动对输沙通量影响较大,因此在该区域土壤风蚀防治过程中可以采用构建防风草篱、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布局的方式,达到降低近地表风速、拦截风沙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利用;风蚀;风蚀物;土壤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橘园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橘园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于2019年7月采集连续单施化肥、厩肥+化肥和单施生物有机肥10~12年的橘园土壤,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线虫、螨和蚯蚓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与单施化肥(F)处理相比,厩肥+化肥(M)和单施生物有机肥(O)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并提高了细菌/真菌比例,表明肥料碳主要通过快速的细菌通道在生物群落内进行周转;共鉴定得到土壤线虫664条,F、M和O处理的线虫密度分别为每100 g干土188、163条和293条.与F相比,M和O处理显著提高了食细菌线虫的数量(P<0.05),另外,O处理显著提高了植物寄生线虫的数量(P<0.05);共捕获土壤螨46523只,F、M和O处理中螨的密度分别为19548、19195只?m-2和7483只?m-2.与F处理相比,M和O处理的螨总数下降,但捕食性螨数量上升,表明土壤生物活性提高;共分离得到蚯蚓80条,F、M和O处理中的蚯蚓密度分别为11、37条?m-2和33条?m-2.M和O处理中的蚯蚓数量及群落多样性显著高于F处理(P<0.05),蚯蚓数量和多样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物质分解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研究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改变了橘园土壤生物群落结构,总体上促使土壤生物群落结构向有利于土壤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的方向发展.


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概念界定及量化研究
《生态经济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概念界定,采用实地调查、网络数据抓取、文献资料整理等方法获得数据,围绕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变化进行量化分析.研究认为:(1)生态系统服务领域研究历经"功能认识""功能量化核算",并逐渐向"消费量核算"演进.(2)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是指被人类社会利用的生态系统服务部分,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生产法计量生态系统服务整体存量价值,后者采用消费法计量已实现的生态系统服务流量价值.(3)近20年,中国居民日常与外出生态系统服务消费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论文主要贡献在于弥补生态系统服务消费领域理论与量化研究的不足,推动生态系统服务消费领域研究,力求为相关施政方针制定与调整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消费;概念界定;量化研究


基因组选择及其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因组选择(genomic selection, GS)方法自2001年提出以来发展迅速,已成为动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给动植物育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基因组选择弥补了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理论和育种实践表明,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高于传统育种,可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当前,水产动物已开展了大量基因组选择研究,但相比于畜禽动物,水产动物基因组选择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原理和流程、前提条件、分析方法、优势和影响因素,并阐述了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水产动物应用基因组选择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基因组选择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基因组选择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不同培养基中生长、生物膜形成及Apx毒素分泌能力的差异研究
《动物医学进展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为比较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1型~12型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生物膜形成以及Apx毒素分泌能力的差异,选用5种细菌培养基BHI、LB、MHB、PPLO和TSB,首先测定APP不同血清型菌株在5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进而测定不同血清型菌株在5种培养基中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同时测定这些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最后测定APP血清1型菌株在5种培养基中添加CaCl_2对ApxⅠ毒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APP不同血清型菌株在BHI和TSB中生长较好,而在MHB、LB和PPLO生长较差;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24 h生物膜形成能力为MHB>BHI>TSB>LB>PPLO,血清3、4、7型和12型参考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较强;药敏结果显示,APP不同血清型菌株仅对万古霉素耐药;Apx毒素分泌结果显示,ApxⅠ在MHB、LB和PPLO中表达量显著高于BHI和TSB,而且培养基中添加5 mmol/L CaCl_2后ApxⅠ分泌量显著增加。研究结果可为分析APP不同血清型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疫苗研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生长曲线 生物膜形成 Apx毒素


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及地形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水分存在强空间变异特征,在多重尺度上受地形、土壤、土地利用、植被等因素综合影响,是农业生产和耕作的关键要素.为了揭示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及分析地形因子对其影响,以赵光农场为研究对象,利用Sentinel-1数据反演的土壤水分和DEM数据,采用半方差函数、集成推进树算法(ABT)等方法分析了春耕期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及地形因子(坡度、坡向、坡位、高程、地形湿度指数)对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相对影响,并系统分析了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坡度和坡向的变化特征.结果 表明:研究区2018年4月24日处于春耕时期黑土漫岗区的土壤质量含水量分布在25%~37%;地块内部变异系数为5.81%,相邻地块间变异系数为4.16%;针对整个农场尺度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有效变程为3000 m,地块尺度上有效变程为300 m.土壤水分分布与地形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坡度、坡向、高程、坡位呈显著负相关;坡位、坡度、坡向是影响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其累计相对解释率超过了70%,其中坡位占36.28%.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东北黑土漫岗区春耕期农田土壤水分空间分异规律及影响机制,对黑土漫岗区土壤水分管理、春耕春播期农机科学调度、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土壤水分;空间变异;东北黑土漫岗区;地形因素;坡位


PWM占空比对雾滴飘移特性影响的风洞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占空比是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 PWM)变量喷雾技术的关键调控参数。为探究PWM占空比对变量喷雾雾滴飘移特性的影响,设计了PWM变量喷雾系统。以Hardi ISO F110-03标准扇形雾喷头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了PWM频率为15Hz、占空比10%~100%工况下的药液雾化雾滴谱和风洞内雾滴飘移量,并以占空比100%为对照工况,分析了不同PWM占空比条件下雾滴飘移空间分布和潜在减飘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占空比的增大,雾滴尺寸呈减小趋势,占空比70%时的雾滴粒径最小,D_V_(50)较占空比10%工况降低了53.61μm。风洞飘移试验中,垂直面0.1m高度处的归一化飘移量最高,占空比10%~40%时的雾滴飘移量随高度增大逐渐降低;水平方向各占空比工况下,雾滴飘移随距离的增大逐渐降低,占空比70%时的平均归一化飘移量和相对体积飘移通量均最高,分别为486.24×10~(-6)和1916.1×10~(-6)。占空比10%和20%工况抗飘性能最优,水平方向潜在减飘率分别为32.91%和30.25%;占空比70%~90%工况时,作业未表现抗飘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推荐PWM占空比范围为30%~70%,以降低喷雾过程的农药飘移污染风险。研究可为PWM变量喷雾工况参数选择优化及田间减飘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葡萄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污染与控制研究进展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葡萄及其制品中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主要由炭黑曲霉产生,具肾毒性和致癌性.葡萄及其制品中OTA污染普遍存在,且有超标现象,需持续关注,保持警惕.OTA污染程度受产毒菌、环境条件以及加工方式等影响,其中高温、高湿、虫害等可能造成毒素累积.本文就葡萄及其制品中OTA污染状况和防控技术的最新研究展开综述,明晰了葡萄及其制品中OTA污染现状及其产生的关键因素,认清了葡萄在生产加工中OTA污染的关键控制点,综合分析了OTA毒素污染的防控技术,提出了今后防控策略研究方向,为实际生产中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减轻OTA的污染提供理论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