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外源硒肥对3个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南方果树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外源硒肥对不同葡萄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第一年挂果的“阳光玫瑰”“巨玫瑰”和“夏黑”为试材,研究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后,不同品种幼龄葡萄的硒含量、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相关指标。结果表明,3个葡萄品种对硒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果实品质亦有所差异。叶面喷施硒肥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葡萄叶片、枝条和果实硒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含量和果肉硬度,降低可滴定酸和单宁含量,从而改善果实品质。此外,叶面喷施外源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夏黑”和“巨玫瑰”果实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但是降低了“阳光玫瑰”的单粒质量、单穗质量和产量。综合比较,“夏黑”和“巨玫瑰”更适合富硒栽培。

关键词: 硒肥 “阳光玫瑰” “夏黑” “巨玫瑰”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溪岸蠼螋对棉铃虫的捕食能力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棉田溪岸蠼螋Labidura riparia对棉铃虫的控害潜能,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溪岸蠼螋不同龄期的若虫、雌雄成虫对棉铃虫幼虫、蛹和成虫的捕食能力以及其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的溪岸蠼螋都不捕食棉铃虫完整的蛹体,但对棉铃虫幼虫和成虫都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中,雌性溪岸蠼螋成虫的捕食能力最强,对棉铃虫1龄幼虫 日捕食量最大,为(31.3±1.1)头.1龄溪岸蠼螋若虫也具有一定的捕食能力,对棉铃虫1龄幼虫日捕食量为(1.7±0.7)头.不同龄期的溪岸蠼螋对相同龄期棉铃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龄期增加而增大.对1~3龄棉铃虫幼虫,溪岸蠼螋雌成虫捕食能力最强,其次是溪岸蠼嫂雄成虫,再次是溪岸蠼螋5龄若虫.但是,对棉铃虫4~6龄幼虫和雌雄成虫,溪岸蠼嫂雌雄成虫和5龄若虫的捕食量差异不显著.捕食选择试验表明:溪岸蠼螋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棉铃虫1~4龄幼虫均表现正喜好性,对5~6龄棉铃虫幼虫和雌雄成虫表现负喜好性.

关键词: 溪岸蠼螋 棉铃虫 捕食能力 捕食选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激素和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中国瓜菜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5个不同类型的辣椒品种为试材,利用m2培养基(MS+1.0 mg·L-12,4-D+1.5 mg·L-1KT)比较了不同品种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然后以筛选出的最佳品种为试材,分别研究了激素和预处理时间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15个辣椒品种中9个品种出胚,出胚率为0.37%~4.44%,其中中顺808和PC447两个短指椒品种较高;7个品种成苗,成苗率为0.56%~2.25%,其中羊角椒华之秀2号最高。MS培养基中添加1.0 mg·L-12,4-D、1.5 mg·L-1KT、4.0 mg·L-1AgNO3、3.0 g·L-1活性炭和30.0 g·L-1蔗糖普遍适用于辣椒花药培养胚诱导;4℃低温预处理2 d时最有利于辣椒花药培养。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品种 激素 预处理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

植物保护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夜出型昆虫与日出型昆虫一样,具有强大的颜色视觉能力.为明确微光环境下草地贪夜蛾的颜色视觉行为反应,本研究利用颜色卡纸测试了草地贪夜蛾对紫色、蓝色、绿色、黄色和红色等5种颜色的趋向、取食和产卵选择的偏好性.结果表明,趋向测试中,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对蓝色(21.43%和18.57%)和紫色(17.13%和15.70%)表现出明显的趋性,显著高于绿色、黄色和红色;取食测试中,其成虫对不同颜色的选择率无明显差异;产卵选择则明显偏好黄色(40.27%)和绿色(40.17%).本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昆虫微光视觉生态学理论,也为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颜色视觉行为机理提供了基础,应用上为利用颜色视觉研发草地贪夜蛾物理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微光颜色视觉 趋向 取食 产卵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氮效率芝麻品种苗期氮吸收转运与利用差异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芝麻苗期氮吸收、转运及利用规律,以2 个氮效率差异芝麻品种郑芝HL05(ZZ,氮高效)和缅甸高产者(MD,氮低效)为材料,通过水培试验设置正常(CK,17.86 mmol/L)和低氮(LN,0.2 mmol/L)2 个氮浓度处理,比较不同氮效率芝麻在根系形态、氮吸收转运利用、氮代谢指标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氮浓度处理下,氮高效品种ZZ的根系形态指标、生物量、氮积累量、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根系氮利用效率总体上均高于MD.低氮胁迫显著降低了芝麻的生物量、氮积累量及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提高了植株的根系形态指标、根系活力、根冠比、氮生理利用效率、根系干物质利用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其中,氮高效品种ZZ的生物量、氮积累量、转运系数、根系氮生理利用效率和氮利用效率分别是MD的2.48,1.08,1.73,2.36,2.65 倍.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低氮胁迫下,氮高效品种中,参与NO3-吸收、转运和再分配的相关基因SiNPF6.3a/b、SiNPF4.6a、SiNRT2.4a/b、SiNRT2.5、SiNPF7.3a/b和SiNPF2.13 在叶片中均上调表达,且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氮低效品种.综上所述,低氮胁迫下,氮高效芝麻品种苗期具有较为发达的根系和较高的氮素同化、转运及再分配能力,从而获得较高的氮素积累量和氮利用效率.

关键词: 芝麻 苗期 氮效率 吸收转运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防治芝麻茎腐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河南农业 2023

摘要:芝麻茎腐病又名芝麻茎点枯病,病原为菜豆壳球孢,全国各芝麻产区都有发生,尤以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等主产区较严重。河南省一般发病率为10%~20%,严重时为60%~80%,是影响芝麻高产、稳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发生在芝麻开花结蒴期和苗期。苗期发病根部变褐,地上部萎蔫枯死;开花结蒴期发病,多从根部或茎基部开始,后向茎扩展,有时从叶柄基部侵入后蔓延至茎部。当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灰色关联度、DTOPSIS与灰色局势决策法的谷子品种综合评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的谷子新品种,分别采用灰色关联度、DTOPSIS与局势决策法,通过加权关联度、Ci与Ki对全国主推的25个谷子新品种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灰色关联度值排名前五的品种为‘豫谷18’‘长农47’‘长农35’‘豫谷35’‘九谷23’;按照25个品种Ci得到DTOPSIS法排名前五的谷子品种分别为‘豫谷18’‘冀谷39’‘豫谷35’‘朝谷58’‘九谷23’;按照各参试品种的加权综合效果Ki排序的灰色局势决策法排名前五的品种为‘豫谷18’‘冀谷39’‘豫谷35’‘朝谷58’‘九谷23’。结合3种决策方法,‘豫谷18’‘豫谷35’‘冀谷39’‘九谷23’的排序基本一致,其余品种综合评价顺序有差异。综上,3种评价方法均能客观评价谷子品种的综合优良特性,但灰色局势决策法分析简单、准确、易操作;依据各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初步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高产品种为‘豫谷18’‘豫谷35’‘冀谷39’‘九谷23’;基于熵权的灰色局势决策法适用于华北夏谷区综合谷子新品种评价。

关键词: 谷子 区域试验 熵权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DTOPSIS法 灰色局势决策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3

摘要:开展了乌梅、白头翁、黄连、穿心莲等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按照常规法制备中药水提物,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稀释法测定了2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显示,22味中药中有10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其中乌梅、诃子、五倍子和半边莲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5 mm以上,为高度敏感;其次是黄连、秦皮、穿心莲、连翘、金银花、石榴皮,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0 mm,为中度敏感;黄柏、紫花地丁等12味中药对犊牛腹泻大肠杆菌无抑菌作用。对五倍子、乌梅、诃子和半边莲等抑菌作用较好的中药可进一步开展研究。

关键词: 中药 犊牛腹泻 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作用 最低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1.1的鉴定及其等位变异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析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 TaNRT1.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 TaNRT1.1(TaNRT1.1-1A、 TaNRT1.1-1B和 TaNRT1.1-1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三个同源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疏水蛋白,含有丰富的α-螺旋和无未见则卷曲,主要定位于质膜上。小麦不同组织qRT-PCR分析表明, TaNRT1.1-1A和 TaNRT1.1-1B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茎, TaNRT1.1-1D基因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和根。因此,推测 TaNRT1.1-1A和 TaNRT1.1-1B基因在硝酸盐吸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TaNRT1.1-1D基因在硝酸盐转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小麦 TaNRT1.1基因多态性筛选发现,在 TaNRT1.1-1A基因启动子上游1 120 bp的位置有一个8 bp(TGCATGCA)的插入位点,该位点可能与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麦品种qRT-PCR分析结果表明,氮高效小麦品种(基因型为 TaNRT1.1-1A-b)苗期根中 TaNRT1.1-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氮低效小麦品种(基因型为 TaNRT1.1-1A-a)。

关键词: 小麦 硝酸盐转运蛋白 TaNRT1.1基因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A在小麦幼胚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为提高小麦幼胚体细胞再生频率,以豫麦49、豫麦18、兰考9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ABA对小麦幼胚离体培养特性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ABA浓度间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和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基因型间以豫麦18最高,兰考906最低;不同ABA浓度间以0.10 mg/L处理对幼胚愈伤组织形成和分化最为有利;不同浓度ABA条件下小麦幼胚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与草酸盐氧化酶活性存在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小麦 幼胚 ABA 胚性愈伤组织 培养特性 草酸盐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