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谷子品质性状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谷子是我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膳食纤维以及丰富的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从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等方面综述了谷子品质性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 目前谷子品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品质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谷子 外观品质 蒸煮食味品质 营养品质 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下芹菜高效栽培技术

蔬菜 2023

摘要:为实现林地空间最大化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花木长效生产和林下蔬菜短平快生产协同发展,研究探讨蔬菜林下栽培技术,通过夏季林下遮阴、集约化育苗、水肥精细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在河南中部鄢陵县及周边林下地区已经形成了1套比较完善的芹菜林下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有效增加了花木、果树种植户经济收入,667 m2芹菜产量为6457 k g,产值为5811.3元,解决了"秋淡"季节生产蔬菜存在的温度高、日晒重、病害多等现实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林下 芹菜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猕猴桃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西北园艺(果树) 2023

摘要:介绍了猕猴桃植物标本的采集、分类,以西峡猕猴桃研究所标本室为例,探讨猕猴桃浸制标本的制作与馆藏注意事项.现存猕猴桃植物标本类型全、数量多,其中以猕猴桃植物叶、枝、花、果浸制标本最常见,原色保存效果好、保存时间长,但利用率低、共享性差,探索数字猕猴桃植物标本的建设,对猕猴桃资源综合有效利用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猕猴桃 植物标本 制作 保存 西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基因TaAR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等位变异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进一步解析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的生物学功能,以1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该基因在13个小麦品种中的多态性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3个同源基因TaARE1-A、TaARE1-B和TaARE1-D。这3个基因均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CDS全长均为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TaARE1蛋白分子量为48.8 ku,理论等电点pI为5.02;它具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为亲水性蛋白;其蛋白二级结构由4种形式构成,包括α-螺旋(52.73%)、延伸链(17.10%)、β转角(4.28%)、无规则卷曲(25.89%)。TaARE1的启动子区富含3-AF1 binding site、LAMP-element、GATA-motif等8种与光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对小麦TaARE1基因的多态性筛选,分别在其启动子上游-261、-421、-819、-887、-969、-1 530 bp位置发现了6个SNP,这些位点可能与小麦产量相关联。本研究可为揭示与TaARE1功能有关的调控机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为进一步开发与氮素利用效率有关的功能标记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TaARE1基因 生物信息学 等位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利用NY/T 2237—2012中31个测试性状对原阳分中心参与测试的119份花生品种(待测品种及其对应近似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PopGen 32软件对119参试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2个性状共检测到9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测试性状检测到4.41个,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为2.41,Shannon's多样性指数(H')为0.91.相关性分析表明,主茎高度与侧枝长度为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9.荚果长度和百仁重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与出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针对该地区测试工作建议由侧枝长代替主茎高度,百仁重代替荚果长.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阈值为0.65时可以将119份品种分为3个族群,但是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更直观地对119份材料的遗传相似性的判断.综合分析说明,参与测试的花生品种具有较丰富的形态多样性.

关键词: 花生 DUS测试 性状 相关性分析 多样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农艺性状配合力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预测

核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般配合力(GCA)是评价亲本自交系利用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为解析玉米配合力遗传机理,以NCII遗传交配设计获得的537份杂交组合为材料,结合玉米5.5K液相育种芯片的11 734个高质量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采用7种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MGWAS)方法挖掘新乡、周口和综合环境穗行数、粒长和粒宽GCA显著关联位点,并在MGWAS研究基础上利用5种基因组选择方法对GCA效应开展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共检测到46个SNPs与穗行数以及2个籽粒性状GCA显著关联(P<8.52×10-7),其中10个位点被2~5种MGWAS方法同时检测到,8个SNPs被至少2个环境共定位。6个SNPs(1_43440622、2_69742504、2_71037706、2_197716855、5_219239213和8_134634317)为环境稳定和MGWAS方法稳定重叠的位点,是控制穗行数和籽粒性状GCA效应的重要位点。穗行数和粒宽GCA利用5种随机效应模型取得较高的预测准确性,为0.62~0.74,粒长GCA基因组预测精度较低,为0.28~0.45。3个环境中,多数情况下将不同MGWAS挖掘的显著SNPs作为固定效应加入最佳线性无偏估预测(GBLUP)和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会提高穗行数和2个籽粒性状GCA的预测准确性,穗行数和粒宽的提高率为0.66%~15.96%,粒长的提高率为9.26%~83.05%。本研究结果为后续基因功能验证以及关键位点的基因组选择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基因信息和技术指导。

关键词: 一般配合力 多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因组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CSCD

摘要:通过分析近30年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性变化,揭示花生生产格局演变规律,为花生产业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全省花生生产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利用1990-2018年河南省统计数据,采用生产重心、产地集中度、效率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分析河南省花生生产区域变化及影响因素.随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及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花生生产由最初的集中走向分散,且生产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豫中、豫东等传统花生产区在花生主产地市中的地位逐渐下降,而豫南地区在河南省花生生产中重要性越来越大,该地区拥有较高的生产集中度和较强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已成为河南省花生生产优势区域,且优势在逐步增强.科技支撑和政策引导推动了各区域花生的生产,且导致各市发展差异化显著.例如豫南地区优势逐步增强,豫西地区小幅发展,而豫东和豫中的优势逐步减弱.

关键词: 河南 花生 区域分布 比较优势 变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

作物杂志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脱水是小麦叶片在干旱条件下的自然失水过程,为了探明黑暗和强光下脱水对小麦叶片光系统的影响机制及其差异,采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分析了黑暗和强光下脱水不同时间对小麦离体叶片光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光加速了叶片脱水过程,黑暗脱水条件下,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随着脱水程度的增加并没有出现明显下降,而强光下显著下降,且随着脱水程度加剧而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强光脱水条件下,QA到QB电子传递受到抑制,且抑制程度大于黑暗脱水;无论是黑暗还是强光脱水条件,光系统Ⅱ(PSⅡ)供体侧活性均没有显著变化;PSⅡ单元间的偶联程度在黑暗条件下没有明显变化,在强光脱水条件下则大幅下降.最终表明,脱水导致的PSⅡ活性和光合性能的下降依赖于光照,强光下随着脱水程度的加剧,PSⅡ对光能的吸收和传递活性以及PSⅡ单元间能量偶联程度逐渐下降,而在黑暗条件下,仅严重脱水时才会导致最大光化学效率、反应中心数目以及QA到QB电子传递活性的小幅下降.

关键词: 小麦 脱水 干旱 光合作用 光系统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钙速食面工艺优化研究

食品科技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乳酸钙、磷酸氢钙、葡萄糖酸钙为配料制作高钙速食面条。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乳酸钙、磷酸氢钙、葡萄糖酸钙、水、谷朊粉添加量对速食面质构、感官评价及总钙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建立速食面综合评分与乳酸钙、磷酸氢钙、葡萄糖酸钙添加量之间的模型,得到的回归模型显著(R~2=0.9943),对乳酸钙、磷酸氢钙、葡萄糖酸钙3因素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的结果为0.75、0.19、1.10 g,对优化后的结果进行验证得到最优的高钙速食面配方为:小麦粉106.67 g、乳酸钙0.75 g、磷酸氢钙0.19 g、葡萄糖酸钙1.10 g、谷朊粉4.50 g、水36.00 g。在此条件下所测得的总钙含量为906.25 mg/100 g,感官评价得分93.00分,综合得分98.95分,此配方得到的速食面品质更佳,颜色均一,咬断力适中,面条富有弹性。

关键词: 高钙速食面 响应面优化 质构特性 钙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新品系Y2001团棵期生理特性和产量产值对氮素的响应

山东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揭示烤烟新品系Y2001 低氮条件下生长势强的内在机理,本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法,以中烟100(Nicotiana tabacum cv.Zhongyan 100)为对照、烤烟品系Y2001 为研究对象,测定不施氮、30 kg/hm2(低氮)、60 kg/hm2(中氮)和 90 kg/hm2(高氮)4 个不同施氮水平下,两品种(系)烤烟团棵期生理和生长发育特性及氮素效应指标.结果表明,(1)与中烟 100 相比,Y2001 叶片氮含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均在低氮条件下增幅较大、中高氮条件下增幅较小,其氮素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回收效率表现为低氮处理显著高于中高氮处理,其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则相反;氮肥梯度上,Y2001 茎和根的氮素农学效率和干物质生产效率显著低于中烟100;Y2001 各处理叶片氮素生产力均较高、根茎较低.(2)氮肥梯度上,Y2001 叶片的叶绿素指数(Chl)相对稳定无显著变化、类黄酮指数(Flav)逐渐减小、氮平衡指数(NBI)逐渐增大,中烟 100 叶片的Flav逐渐减小、Chl和NBI逐渐增大;与中烟 100 相比,Y2001 叶片的Chl无氮处理较高,各处理NBI均较高、Flav较低.(3)氮肥梯度上,Y2001 根茎叶中氮磷钾积累量的增幅接近,中烟 100 钾的增幅大于氮和磷;与中烟 100 相比,Y2001 根茎叶中氮和钾积累量表现为低氮处理较高、中高氮处理较低.(4)从产量和产值看,Y2001 和中烟100 最佳施氮量分别为 30 kg/hm2和 60 kg/hm2.综上,与中烟 100 相比,Y2001 低氮时较强的养分吸收能力、较高的叶片氮素生产能力和干物质分配比例可能是其叶片生产能力较强的重要原因;而相对稳定的叶片氮含量和Chl、相对平衡的氮磷钾吸收能力可能是其叶片生产受土壤养分状况影响较小的重要原因;Y2001 替代中烟 100 可在氮肥减施 30 kg/hm2的同时产值增加 6600 元/hm2.

关键词: 烤烟 Y2001 养分利用效率 氮平衡指数 类黄酮指数 氮素生产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