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小麦氮利用效率相关基因TaAR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等位变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沙沙 1 ; 黄绍敏 2 ; 宋晓 2 ; 张珂珂 2 ; 李杰 3 ; 刘新浩 4 ; 李艳 5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3.信阳农林学院农学院

4.信阳农林学院中心实验室

5.焦作大学

关键词: 小麦;氮素利用效率;TaARE1基因;生物信息学;等位变异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022 期

页码: 34-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解析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的生物学功能,以14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PCR扩增、测序等方法分析该基因的序列特征、基因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以及该基因在13个小麦品种中的多态性情况。结果表明,本研究从普通小麦中克隆了3个同源基因TaARE1-A、TaARE1-B和TaARE1-D。这3个基因均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CDS全长均为1 266 bp,编码421个氨基酸;TaARE1蛋白分子量为48.8 ku,理论等电点pI为5.02;它具跨膜结构,无信号肽,为亲水性蛋白;其蛋白二级结构由4种形式构成,包括α-螺旋(52.73%)、延伸链(17.10%)、β转角(4.28%)、无规则卷曲(25.89%)。TaARE1的启动子区富含3-AF1 binding site、LAMP-element、GATA-motif等8种与光响应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对小麦TaARE1基因的多态性筛选,分别在其启动子上游-261、-421、-819、-887、-969、-1 530 bp位置发现了6个SNP,这些位点可能与小麦产量相关联。本研究可为揭示与TaARE1功能有关的调控机制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为进一步开发与氮素利用效率有关的功能标记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 相关文献

[1]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TaARE1-A等位变异与产量相关性状之间的关系分析. 王沙沙,黄绍敏,宋晓,张珂珂. 2023

[2]小麦TaGS2基因等位变异与粒重之间的关系分析. 王沙沙,裴星旭,黄超,汪庆昌,陈锋,孙建国,晁岳恩. 2022

[3]河南省小麦品种(系)粒重相关基因等位变异的鉴定与分析. 董海滨,任伟,韩留鹏,昝香存,赵明忠,王松峰,高崇,张煜. 2024

[4]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特征差异的研究. 张运红,申其昆,杜君,和爱玲,孙克刚,郑春风,杨焕焕,丁华. 2017

[5]小麦红吸浆虫唾腺EST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段云,武予清,蒋月丽,苗进,吴仁海. 2010

[6]小麦硝酸盐转运蛋白基因TaNRT1.1的鉴定及其等位变异分析. 王沙沙,黄绍敏,张珂珂,宋晓. 2023

[7]郑麦366α-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文旭,常阳,杨攀,王美芳,何盛莲,吴政卿,雷振生,晁岳恩. 2017

[8]普通小麦近缘种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Glu-A3基因的分离和鉴定. 董雪,刘梦,赵献林,冯玉梅,杨燕. 2017

[9]花生ahFAD2A等位基因表达变异与种子油酸积累关系. 黄冰艳,张新友,苗利娟,高伟,韩锁义,董文召,汤丰收,刘志勇. 2012

[10]冬小麦节水栽培三种灌溉模式的水氮利用与产量形成. 张胜全,方保停,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2009

[11]化肥有机替代对河南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杜君,刘杰,杨占平,孙克刚,和爱玲,张运红,杨焕焕. 2020

[12]不同氮肥模式对夏玉米产量、蛋白质品质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胡峰,李国强,郑国清. 2015

[13]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14]不同密氮模式下高产玉米品种籽粒产量与氮素利用特性研究. 臧贺藏,王言景,张杰,冯晓,胡峰,赵晴,李国强,郑国清. 2017

[15]铁棍山药SUS基因CDS区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苏伟,文艺,张骆琪,高素霞,刘玉霞,王飞,鲁传涛,刘红彦. 2019

[16]基于高通量测序的麦红吸浆虫转录组分析. 蒋月丽,李彤,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刘启航. 2020

[17]基于UPLC-Q/TOF-MS/MS和生物信息学探讨铁棍山药皮中化学成分的药用和营养价值. 安莉,汪红,马婧玮,袁永亮,翟南南,郑鹭飞,吴绪金. 2023

[18]病毒亲和肽的研究方法及进展(英文). 张娜娜,卢清侠,滕蔓,杨艳艳,张以芳,张改平. 2016

[19]玉米生长素响应因子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曹丽茹,张前进,郭子宁,鲁晓民,张新,魏昕,皇甫柏树,王振华. 2021

[20]猪miR-149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家庆,武松霞,任巧玲,王献伟,陈俊峰,王璟,白献晓,邢宝松.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