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ACGM和EST-SSR标记对云贵高原野生山蚂蝗属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草业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山蚂蝗属野生种质是一个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资源。本研究利用基于基因表达序列数据库开发的2种分子标记ACGM和EST-SSR共85对引物对山蚂蝗属9个种46个野生种质资源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ACGM引物中有扩增产物的引物比例为86.49%,远高于EST-SSR引物的54.17%。同时,ACGM的多态性比率也大于EST-SSR,可见ACGM在山蚂蝗属野生种质中的转移性优于EST-SSR。通过ACGM和EST-SSR分析得到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523~0.967,平均相似系数为0.703,这表明山蚂蝗属野生种质资源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ACGM分析能有效区分46个山蚂蝗属种质基因型,而EST-SSR只能区分绝大多数山蚂蝗属基因型。在UPGMA聚类图上46个供试材料被分成9组,与传统分类结果不完全一致。说明基于禾本科和豆科基因表达序列开发的分子标记能用于山蚂蝗属植物的遗传分析,同时这也为其他野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益智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与优化
《生物技术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适合的益智ISSR-PCR扩增反应体系。方法:利用正交设计L16(45)和单因素试验对益智ISSR-PCR反应体系的5因素(Taq酶,Mg2+,模板DNA,dNTPs,引物)在4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将二者所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最终获得益智ISSR-PCR反应的最优体系(20μl)为:模板DNA100ng,Mg2+3.0mmol/L,引物0.8μmol/L,dNTPs0.25mmol/L,TaqDNA聚合酶1.0U。最后,对益智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进行梯度退火,得到最佳退火温度为50℃。结论:这一优化系统的建立为今后利用ISSR标记技术研究分析益智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 益智 ISSR-PCR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体系优化


椰甲截脉姬小蜂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
《昆虫知识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极端温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 Bouek存活的影响。在2℃、33℃和36℃恒温条件下放置48h后,该蜂羽化率较对照来说大大降低,基本上不能羽化;而在0℃和39℃恒温条件下即使只放置24h,该蜂全部死亡。在该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其它生态学特性的研究结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VIEW3.2分析预测该虫在我国的可能适宜分布范围。结果表明:椰甲截脉姬小蜂在我国的最适宜分布范围在16.53°~19.1°N,108.61°~112.33°E,只集中在海南省的南部;适宜分布范围大体在20.03°~24.27°N,101.98°~117.65°E,集中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和福建5省;潜在分布范围大体在23.3°~33.4°N,98.5°~122.1°E,主要集中在西南、华东、华中等地区的172个县。
加勒比松林下耐荫性牧草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充分利用热带人工林下空间,提高其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耐荫性牧草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牧草品种耐荫程度并不同,其中柱花草的L8柱花草耐荫能力较强,其干物质产量为5460.0kg/(hm2.a)(高出热研2号柱花草和热研5号柱花,分别为46.57%,5.40%),植株存活率93.3%,粗蛋白含量为15.33%;禾本科牧草坚尼草属CIAT6299坚尼草在同属中耐荫能力也较强,其干物质产量为11657.0 kg/(hm2.a)(高出青绿黍135.83%),粗蛋白含量为9.02%,植株存活率为94.2%。可见,L8柱花草和CIAT6299坚尼草这两个牧草品种(系)能较好地生长在加勒比松林下,是较为理想的耐荫牧草品种。


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124092中的细胞毒活性成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2008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发酵液的提取物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MS,NMR,1H-1HCOSY,HSQC和HMBC等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3-氨基-丙酸对甲苯酯(1)、6-Amino-3-(4-hydroxy-benzyl)-1,4-diazonane-2,5-dione(2)、正丁基-α-D-吡喃甘露糖苷(3)、大豆苷元(4)和1H-3-吲哚甲酸(5).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具有不同程度的生长抑制活性.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Streptomyces sp. 细胞毒活性 分离和纯化


尘螨变应原Der f 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获得尘螨变应原Derf2基因及其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提取粉尘螨总RNA,RT-PCR合成Derf2的cDNA片段,回收PCR产物并连接至pMD19-Tsimple,经测序验证后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后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用ExPaSy,EBI,NCBI网站的在线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RT-PCR扩增获得了Derf2cDNA片段,酶切、电泳结果表明克隆和亚克隆获得成功.与参考序列相比,测序结果多了87bp(77~163),但Blastn发现中国广州和德国Reinbek报道的序列中也含此87bp.同源性、相似性、序列比对及分子进化分析提示,该序列与中国广州和德国Reinbek报道的序列亲缘关系较近.推测该变应原由176个氨基酸组成,与附睾分泌蛋白E1具有同源性,信号肽位于1~17aa处,在6~24aa处有一跨膜螺旋.二级结构由a-螺旋(16.57%),延伸链(32.57%)和随机卷曲(50.86%)组成.结论:获得了粉尘螨变应原Derf2编码基因及其分子特征,为进一步生产基因工程变应原用于临床诊治变态反应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粉尘螨 Der f 2基因 克隆 变应原 生物信息学


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启动子是基因表达的重要顺式调控元件。对植物基因启动子的核心结构与功能、种子特异性启动子的结构特点、植物基因启动子克隆的方法、已经克隆的种子特异启动子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