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危害双孢蘑菇木霉株系的遗传差异测定
《食用菌学报 》 1998
摘要:本文选用了102个分离于双孢蘑菇菇床上的木霉菌株(Trichoderma sp.),其中93株来自美国,3株来自加拿大,6株来自英国。利用RAPD技术进行遗传差异测定。2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223条DNA带,在此基础上分析并构建了遗传相关聚类图。结果表明,美国与加拿大双孢蘑菇菇床上分离的木霉菌株相似性极高,达95%左右;而与英国的木霉菌株遗传距离较远,遗传相似性低于50%。


开发“葡萄着色增糖剂”的启示
《上海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近年来,农业科研部门围绕着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这个基本任务进行科研开发工作。而在成果的开发工作中,其成果转化速度完全取决于成果本身的潜在力和外部的推动力。葡萄着色增糖剂在具备上述内外诸因素下,已名声远扬,客户们求购热情高,信函不断,一些客户还主动做起了批发商,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市推广,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该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外诸因素作如下分析。


现代化温室番茄岩棉栽培技术──上海浦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代化温室栽培总结
《上海农业学报 》 1998
摘要:上海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从荷兰引进3hm2玻璃温室,其中1hm2栽培大果型番茄,0.5hm2栽培樱桃番茄。从1996年9月到1997年8月,采用岩棉基质高秧栽培;营养液供应采用滴灌系统;冬天用热水循环加热管道加热;“V”字型栽培系统;单干整枝。经过实际运行,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其中大果型番茄产量达到34.3kg/m2,樱桃番茄产量达到16.0kg/m2。选择适合于温室栽培的番茄优良品种,创造适合于番茄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是获得温室番茄高产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现代化温室 玻璃温室 番茄 岩棉 营养液 高秧栽培


4~7周龄肉鸭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研究
《中国饲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畜禽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对氨基酸的需要.由于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差异较大,以总氨基酸配合饲料不能真实反映畜禽的氨基酸摄入量,尤其在使用劣质蛋白饲料时更是如此.以可消化氨基酸配合饲料能更准确地满足畜禽需要,提高畜禽的生产水平(杨胜,1989;吴桂林,1991;Tanksley,1984).目前国内外已对猪、鸡的饲料氨基酸消化率及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肉鸭的可消化氨基酸研究报道甚少.本试验目的是对4~7周龄肉鸭的可消化蛋氨酸需要量进行探讨.


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及其利用
《上海农业学报 》 1998
摘要:利用Ogura不育源,对上海地区不同类型的甘蓝材料进行转育,获得了两个Ogura细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94BC-15,94BC-12。这两个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克服了不育源存在的蜜腺退化及雌蕊畸形造成结实不良的生理缺陷,并基本克服了苗期低温黄化现象,具有利用价值。利用不育系94BC-15与亲本92-B6杂交育成了杂种一代“沪甘一号”,该杂种一代具有生长势强、耐热性好、抗霜霉病和TuMV、综合园艺性状优良等特点,产量比“夏光甘蓝”增产10%左右。


多井悬浮剂防治赤霉病和稻瘟病药效试验
《上海农业科技 》 1998
摘要:28%多井悬浮剂是江苏省昆山生物化学厂研制和开发的二元复配剂。为明确其药效,1997年我们分别在小麦田和水稻田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证实28%多井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和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