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高效毛细管电泳及其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原理和分离模式;列举了一些最近几年在蛋白质分析方面的应用;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原理 蛋白质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樱桃红灯为材料,幼果用0.1%HgCl2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未成熟胚子叶进行诱导,在胚成苗后进行继代和生根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4-D为2.0 mg/L时培养基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为53.7%;愈伤组织经过数次继代后转移至MS附加6-BA 1.0 mg/L和NAA 0.1 mg/L培养基上可诱导体细胞胚的形成,诱导率可达81.0%.体细胞胚在合适的培养基上可继续生长和增殖。

关键词: 甜樱桃 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1%异丙草-莠悬乳剂防除狼尾草田杂草效果初报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41%异丙草-莠悬乳剂对夏播狼尾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41%异丙草-莠悬乳剂可有效防除狼尾草田的马唐、马齿苋和反枝苋等杂草,但对狼尾草的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在考虑降低成本和保证饲草安全前提下,于狼尾草播种出苗后5d,用41%异丙草-莠悬乳剂2.250L/hm2,兑水稀释后均匀喷雾于地表面,可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关键词: 异丙草-莠悬乳剂 狼尾草 除草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育的显微观察

华北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甜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试材,对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花药和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育株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未见异常,败育发生在四分小孢子形成之后。导致小孢子败育的原因与四分体胼胝质壁不适时解体和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延迟解体有关。

关键词: 甜椒 核型雄性不育 小孢子 细胞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病虫害防治历

河北果树 200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utator转座子及MULE在植物基因与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英文)

遗传学报 2006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utator(Mu)转座子是植物中已发现的转座最活跃的转座子,其高的转座频率及趋向于单拷贝功能基因转座的特性,使该转座子成为玉米功能基因克隆的主要方法。Mu转座子的同源类似因子广泛存在于被子植物基因组中,而且同一基因组中往往具有多种变异类型。它不仅具有其他DNA转座子在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中的普遍作用,而且具有能够承载基因组内功能基因和基因片段的载体功能,这种载体Mu转座子(Pack-MuLEs)能够在基因组内移动众多的基因片段,从而对基因和基因组进化产生作用。Mu转座子的同源序列发生在水稻与狗尾草之间的水平转移提供了高等植物核基因水平转移的首个例证。对Mu转座子的了解促进了我们对动态基因组概念的认识。文章对Mutator转座子的发现、转座特征、基因标签应用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Mu转座子家族的同源序列进行了分类,讨论了该转座子在基因组进化中的作用,分析了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Mutator转座子 基因组进化 MuLE 载体Mu转座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通过研究发现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防除水稻移栽田杂草效果显著,杀草谱宽、经济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用量1200g/hm2,除治稗草、扁杆镳草、萤蔺效果均达90%以上。

关键词: 53%苯噻酰.苄可湿性粉剂 稻田 杂草 有效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恶草酮乳油防除稻田杂草药效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通过研究发现12%恶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移栽田水生杂草效果显著,经济成本低,使用方法简便,采用毒土法施药,用量3750m l/hm2,除治稗草效果100%,同时可兼治多种水生杂草。

关键词: 12%恶草酮乳油 移栽稻 水生杂草 有效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叶片植株再生及GFLV-CP基因的转化

河北农业科学 2006

摘要:利用无核白和黑王等12个品种的无病毒葡萄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在NN69培养基(N itsch and N itsch 1969)试验了不同浓度的IBA和BA对其植株再生的影响。其中无核白、黑王、红地球和红宝石4个品种获得了稳定高频率的再生植株。以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建立了葡萄离体叶片外源基因的遗传转化体系,而后将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GFLV-CP)基因转入葡萄叶片,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和PCR检测证明获得了转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GFLV-CP)基因的无核白葡萄植株。

关键词: 葡萄 植株调整 葡萄扇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 遗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旱水稻品种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为筛选适宜冀东滨海稻区种植的耐旱水稻新品种,通过水作和旱作栽培模式下与作物生产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指标(如生育期、产量性状指标等)的变化,探讨了21个水稻稳定品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栽培稻旱作较水作生育期延长、株高降低、穗长缩短,产量降低,影响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因子是每穗粒数。通过抗旱力指数法和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认为稳定品系wd1、wd11、wd10、wd12属于中熟品种,产量稳定,综合性状优,是适宜旱作的稳定品系。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筛选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