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夏季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

热带海洋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13年8月在大亚湾海域进行的海洋生态调查所采集的底栖动物样品及环境参数,研究了夏季大亚湾海域底栖动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153种,其中环节动物81种、软体动物37种、甲壳动物25种、棘皮动物6种、其他类动物4种;环节动物种数占总种数的52.94%,是构成大亚湾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优势种类为短吻铲荚螠和波纹巴菲蛤。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10ind·m~(–2)和84.83g·m~(–2)。等级聚类分析(CLUSTER)将大亚湾的底栖动物分为5个群落。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夏季大亚湾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沉积物石油类。BIOENV分析表明,底栖动物种类丰度与有机质和重金属的铅、铜和镉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关键词: 大亚湾 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丰度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预混料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免疫抗病力的影响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7

摘要:为探究复方中草药预混料在罗非鱼养殖上的生物学功效和经济效益,分别按0.50和5.00 g/kg的剂量添加配成实验饲料,在实验室内饲喂实验鱼3周,然后观察中草药预混料对罗非鱼(Oreochromis spp.)的生长、代谢及抗病力的影响;按0.25 g/kg投喂量在室外600 m~2水泥池中进行两次120 d的养殖实验,每20天检查鱼体重、存活率等,并作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投喂中草药预混料的罗非鱼生长性能差异极显著(P<0.01);血液指标中,血清尿素氮、肌酐略有升高,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蛋白、谷氨酰胺合成酶基本保持原有水平,谷丙转氨酶下降,各组罗非鱼血液指标变化差异均不显著(P>0.05),显示该组方的安全性较高。药物有效率实验显示,使用0.50 g/kg中草药预混料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有极显著(P<0.01)的治疗作用。室外养殖全过程使用剂量为0.25 g/kg,两次实验的存活率分别提高4.6%和6.5%,增产8.8%和13%,600 m~2实验塘产量比对照塘增产93.7kg,用药费用减少120元,效益比率为1∶11。结果表明,本实验使用的中草药预混料能够有效促进罗非鱼生长,对代谢机能无明显影响,并能够有效地提高免疫保护率,产生良好生产效益。

关键词: 罗非鱼 中草药 生长 免疫调节 成本-效益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城镇居民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关系研究

中国渔业经济 2017

摘要:借助2000-2015年相兲统计指标数据,应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计量经济方法,探讨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兲系。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兲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与人均水产品消费量之间存在交互的Granger原因;水产品消费对于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非常显著,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城镇居民水产品消费增长的贡献则幵不显著,促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增长是提高水产品消费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水产品消费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动态兲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c-Jun基因的克隆及免疫应答分析

渔业科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AP-1家族转录因子c-Jun基因(Jun proto-oncogene)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尚无报道。本研究根据半滑舌鳎转录组数据库中预测的c-Jun序列,通过RACE技术和PCR扩增方法获得了半滑舌鳎c-Jun基因c DNA全长2093 bp,CDS区域共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5'UTR区域377 bp,3'UTR区域735 bp。SMART分析显示,C-JUN蛋白具有2个结构域:AP-1家族典型结构域Jun,以及高度保守的亮氨酸拉链结构域(BRLZ)。经蛋白多序列同源比对、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半滑舌鳎c-Jun与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c-Jun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不同组织中普遍表达,在卵巢中表达量最高。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人工感染半滑舌鳎后,c-Jun基因在肝脏、脾脏、头肾、小肠、鳃、血液中表达量都出现不同程度上调,其中,鳃中变化最明显:感染12 h后表达量达到0 h时的13.20倍。使用LPS、PGN、Poly I:C和WGP病原模拟物刺激半滑舌鳎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显示,WGP诱导c-Jun基因上调表达,而LPS与Poly I:C均下调基因表达。以上实验结果表明,c-Jun基因在半滑舌鳎的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转录因子c-Jun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病原感染 免疫应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鱼稻共生条件下陶粒载体水稻浮床提高细菌活性及多样性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轻质陶粒为主要原料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浮床载体,并通过种植水稻构建了陶粒载体水稻浮床对池塘水环境进行修复。研究了陶粒载体水稻浮床对精养池塘的水质净化作用,并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了陶粒载体水稻浮床对池塘浮游细菌碳源代谢模式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组池塘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亚硝态氮(NO2–-N)等水质指标在8月份显著低于对照组,高锰酸盐指数(IMn)在8月份和10月份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池塘浮游细菌群落代谢活性(AWCD)、Shann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8月份显著高于对照塘,Shannon均匀度指数在10月份显著高于对照塘。浮床种植水稻产量达到5 900 kg/hm~2。结果表明陶粒载体水稻浮床在具备一定生产性能基础上,降低了精养池塘水中氮磷营养水平,改变了精养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碳源利用模式,并提高了池塘浮游细菌群落代谢活性和功能多样性。结果可为应用陶粒载体水稻浮床调控池塘水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细菌 修复 陶粒 浮床 水稻 Biolog-ECO 水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肌肉营养组成分析与评价叱

渔业科学进展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认识和评价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的营养与食用价值,本研究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质等成分,并对其养殖及野生个体的肌肉营养成分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黄条鉚肌肉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丰富,完全符合FAO/WHO推荐的理想蛋白质标准,是一种优质蛋白供给源。根据AAS和CS分值,黄条鉚肌肉的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氨基酸为缬氨酸。黄条鉚肌肉的脂肪含量高于三文鱼(Salmo salar)、金枪鱼(Thunnus thynnus)、石斑鱼(Epinephelus sp.)等,且肌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较高,特别是EPA+DHA的含量高,具有较优的口感鲜度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另外,黄条鉚肌肉中含有多种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矿物质,经常食用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水平。比较发现,养殖黄条鰤较野生黄条鉚具有相对较高的脂肪含量和较低的水分含量,比能值(EP)分别为13.44 kJ/g和8.68 kJ/g,其他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表明养殖与野生黄条鰤肌肉营养价值相似。综上所述,黄条鉚肌肉蛋白质和脂肪质量较高,口感鲜美,营养成分丰富,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养殖的海产经济鱼类。

关键词: 黄条鰤 肌肉 营养成分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培养参数

南方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芽孢杆菌(Bacillus sp.)A4的菌浓度,采用响应面法对其培养参数进行优化。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筛选适合A4菌生长的碳源和氮源,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确定影响菌浓度的显著因子;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菌浓度最大值响应稳定区域;最后根据Box-Behnken实验确定显著因子的最佳水平,建立相关参数的回归方程,得到优化培养参数,并以摇瓶培养实验验证理论参数及方程的科学性。结果显示,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玉米浆、大豆蛋白,且它们与温度均为显著影响A4菌浓度的因子,其最适水平分别为20.06 g·L~(-1)、13.29 g·L~(-1)、30.26℃。采用优化后的参数进行摇瓶培养(24 h),A4菌浓度达1.19×109CFU·mL~(-1),与理论计算值(1.24×109CFU·mL~(-1))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未优化菌株培养浓度(2.69×107CFU·mL~(-1))(P<0.01)。可见,运用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A4的培养参数,能显著提高A4菌的菌浓度。

关键词: 芽孢杆菌 溶藻菌 培养参数 响应面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催产激素对半滑舌鳎卵巢生化成分及血浆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水产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人工蓄养条件下,对半滑舌鳎注射催产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研究其卵巢生化成分、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及产卵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亲鱼采用不注射、一次性注射、二次注射的3种处理,并采用生化方法和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卵巢中总蛋白、粗脂肪、总糖、水分含量和血浆中甲状腺素、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后的亲鱼,卵巢迅速发育并完成物质积累,其中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随卵巢的发育成熟而显著增高(P<0.05),产卵完成后明显下降;总蛋白的含量为6.13%~7.07%;水分含量最高,随卵巢发育成熟,先由78.78%降至64.81%,产后升至72.56%。催产剂注射24h后可使血浆甲状腺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效时间可持续24h以上,且二次注射有利于维持较高的血浆甲状腺素含量。对照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均持续降低,注射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含量在24~36h时上升,此后明显下降,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变化对催产激素最为敏感,注射后12h即明显上升,二次注射组的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催产激素注射可促进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升高,且二次注射的作用更为明显。催产激素注射还可显著提高总产卵量、上浮卵量和浮卵率,且二次注射效果亦显著优于一次性注射(P<0.05)。

关键词: 半滑舌鳎 催产激素 卵巢生化成分 生殖激素 产卵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中心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的关系

应用生态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Argo数据和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的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数据,绘制了温跃层和月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的空间叠加图,分析中西太平洋大眼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对温跃层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全年中心渔场纬向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的低纬度区域.在赤道以南有季节性中心渔场的出现和消失,与温跃层上界温度、深度和温跃层厚度的积极性变化有关.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温跃层上界较深(70~100 m)和厚度较大(>60 m)的海域,厚度小于40 m的区域难以形成中心渔场;适宜分布的上界温度区间在26~29℃,在此区间外CPUE多小于中心渔场阈值(Q3).中心渔场的空间分布随上界深度和跃层厚度的季节性变动而变动,当赤道以南海域的上界深度变浅以及厚度变薄时,中心渔场消失.温跃层下界温度、深度和温跃层强度季节性变化不显著,但与中心渔场出现有显著关系.中心渔场主要分布在温跃层下界深度两条高值带之间的区域,温度低于13℃以及强度大的区域;在温跃层下界深度超过300 m和小于150 m区域,下界温度超过17℃的区域,或者强度小的区域难以形成中心渔场.利用频次分析和经验累积分布函数计算其适宜温跃层特征参数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眼金枪鱼适宜分布的上界温度、深度和下界温度、深度分别是26~29℃、70~110 m、11~13℃和200~280 m;适宜分布的温跃层厚度和强度分别是50~90 m和0.1~0.16℃·m~(-1).本研究初步得出研究区域大眼金枪鱼CPUE空间分布和温跃层的关系,为我国远洋金枪鱼捕捞作业和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大眼金枪鱼 中心渔场 温跃层 经验累积分布函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繁蟹与长江蟹在青虾池中套养的生长对比试验

科学养鱼 2017

摘要:随着捕捞网具性能的提高和捕捞强度的加大,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数量直线下降,另外许多养殖户认为长江野生蟹苗比人繁蟹苗生长规格大,大肆捕捞长江野生蟹苗,进一步加剧了长江野生中华绒螯蟹资源量的降低。为了验证相同环境下长江野生蟹苗与人繁蟹苗生长速度的差异性,笔者于2015年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大浦基地进行实验探究,选择在100亩青虾池塘中开展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