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寄主龄期和温度对管侧沟茧蜂寄生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就管侧沟茧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生殖能力、成蜂寿命及后代性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侧沟茧蜂偏爱寄生粘虫的1~2龄幼虫,3龄以上幼虫很少被寄生。对1、2、3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2、0.54、0.05。管侧沟茧蜂羽化当天就能交配寄生,在19~25℃条件下单雌平均寄生30头幼虫,最多89头;雌蜂平均寿命6d,最长13d;后代雌雄性比为1∶1.02~1∶1.27。

关键词: 管侧沟茧蜂 寄主龄期 生殖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预防措施

北方牧业 2005

摘要:近几年来,河北奶牛增长速度相对较快,很多奶牛都是从外地购进的。部分未饲养过奶牛的养殖户也开始养殖,由于饲养管理知识缺乏,不注意奶牛所需营养的补充,加上牛只的长途运输。同时,饲养环境和饲养方式的改变、气候变化等应激因素的影响,致使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给奶农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奶牛酒精阳性乳至今也找不到比较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预防为主。1 注意奶牛的营养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

植物保护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近年随着耕作栽培制度改革和品种更换,黄淮海夏玉米区玉米病虫危害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如玉米大、小斑病、玉米矮花叶病等一些重要病虫害发生减轻;亚洲玉米螟心叶期危害较轻而穗期较重;一些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并出现了局部危害严重的新病虫害,对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 植物保护学 玉米病虫害 夏玉米 发生趋势

丰尔安对冬小麦生长的调节

河北农业科学 2005

摘要:研究了丰尔安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小麦起身期喷施100-300mg/kg丰尔安溶液300kg/hm^2,可有效控制小麦营养生长,抑制小麦节间伸长,降低小麦株高3.3~5.0cm,分别缩短基部1―3节节间长度0.6―1.7cm、0.4-0.7cm和0.5-0.8cm;明显增强小麦抗倒伏能力;分别增加小麦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17.1万-27.45万穗/hm^2、0.5―1.6粒、0.2-0.6g和4.45%-9.04%.

关键词: 丰尔安 冬小麦 生长 调节效应 抗倒伏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杀蛴螬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cry8基因的PCR-RFLP分析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2005 CSCD

摘要:建立了cry8类基因PCR-RFLP鉴定系统。根据所有已知的cry88类基因(cu8Aa、cry8Ab、cry8Ba、cry8Bb、cry8Ca、cry8Da)的DNA序列保守区设计了一对通用引物,利用这对引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产生2.1kb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KpnI和DraI消化扩增产物,电泳分析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从而确定菌株的cry8类基因类型。用此方法检测对蛴螬有效的40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发现4种类型的RFLP图谱。有7株含有产生1416bp、757bp片段的基因与已知cry8C基因...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 蛴螬 cry8基因 PCR-RFLP分析

植物耐盐相关基因克隆与转化研究进展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地盐渍化是农作物产量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从盐分对植物的伤害、植物耐盐的机理、耐盐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转耐盐基因植物等方面论述了植物的耐盐机理及转耐盐基因植物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耐盐性状的复杂性,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盐害 耐盐机理 基因克隆 转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子吸收法测定棉株体内铜元素的含量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喷施氨基酸铜和喷施清水后,接种棉花黄萎病菌的感病棉株的根、茎、叶中铜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喷施氨基酸铜后,接种棉花黄萎病的感病棉株的根、茎、叶中的铜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喷施清水的对照棉株。

关键词: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棉花黄萎病 氨基酸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P特性结果表明,免耕和秸秆还田均能促进土壤麦角固醇的增加,而少耕却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耕作方式间土壤有机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秸秆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免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显著增加,深耕处理土壤微生物量则较低,秸秆还田微生物量显著高于无秸秆对照。浅耕处理溶P细菌数量最高,免耕最少,但少耕和免耕处理溶P微生物的溶P能力大于深耕及浅耕,秸秆还田对溶P微生物群体和高效溶P菌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免耕 少耕 秸秆还田 土壤微生物 溶P微生物

葡萄实生树阶段转变过程中的内源多胺含量变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二年生巨峰葡萄自然实生树不同节位叶片、芽、韧皮部中内源多胺含量的结果表明,随着节位的升高,在3种组织中的腐胺(Put)和亚精胺(Spd)含量增加,21 ̄25节腐胺增加幅度最大,自21节起亚精胺含量陡增;21 ̄25节叶片中的精胺(Spm)含量出现高峰。说明21节左右可能是童性消失进入生殖生长期的临界点。

关键词: 葡萄 阶段转变 多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新陆中22号

中国棉花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