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GS豫玉25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物对粪肥堆腐过程中尿囊素含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 ,加入尿素、苜蓿根粉等含氮添加物 ,能显著提高粪肥中尿囊素 (All)的含量 ,幅度为 10 5%~ 2 2 5% ,并在堆腐后期减缓All含量的降低速率。蛋白质和核酸的变化能影响All的含量 ,通径分析表明 ,蛋白质对All的累积直接贡献大 ,其直接作用系数均在 0 9以上 ,核酸的直接作用较小 ,其直接作用系数在 0 0 5以下 ,两者的间接作用都小。加入含氮添加物能提高All含量 ,主要是因为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 ,促进了All的生物合成

关键词: 粪肥堆腐 尿囊素 尿素 苜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型日粮添加复合酶对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中国饲料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IgG Fc受体Ⅲ的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

免疫学杂志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牛IgGFc受体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在构建了牛肺巨噬细胞cDNA文库的基础上,用PCR方法获得了编码牛IgGFc受体(boFcγR)的全长编码基因。结果通过分子克隆和序列分析,发现其编码基因为507bp,共编码168个氨基酸,其中含有信号肽序列、穿膜区和胞内结构域以及3个N-连接糖基化位点。与COLLINS等克隆的boFcγR相比,在它的胞外区中缺失了82个氨基酸,仅有一个胞外结构域。结论我们所克隆的cDNA片段属于编码牛的FcγRA(CD16-)一种特殊的基因结构形式

关键词: 牛FcγRⅢ(CD16) 分子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E、C、B_2对高温环境下肉鸡生产性能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将夏季高温环境下选择的384 只21 日龄健康Arbor Acres 商品肉仔鸡,平均分成8 组,每组3 个重复,采用3 ×2 因子设计( 核黄素:2 .2 mg/kg 、14 .4 mg/kg ;维生素E:10 mg/kg 、100mg/kg ;维生素C:0 、250 mg/kg) ,试验5 周。结果表明,在高温环境下添加核黄素( 维生素B2) 、维生素E 和维生素C 可改善肉鸡的生产性能。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维生素C 和核黄素均能显著降低肉鸡体内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水平,而且维生素E 和维生素C,以及维生素E、维生素C 和核黄素在降低肉鸡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 热应激 肉鸡 维生素E 维生素C 核黄素 TBAR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包膜氮肥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发展节水灌溉必须注重综合效益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化配置模式研究

耕作与栽培 2000

摘要:通过对 2∶x型玉米花生间作模式的叶绿素含量 ,光照强度以及产量效应的分析表明 ,玉米花生间作以 2∶6型效果最好 ,其次为 2∶8型 ,其有利于改善群体光照强度的变化 ,从而提高群体产量。但在缺铁的土壤上 ,间作改善生态效应的作用变得次要 ,其主要效应是根际作用改善铁营养 ,由此间作花生产量不仅没有降低 ,反而比单作提高。在缺铁土壤上间作改善铁营养效应对群体产量提高的贡献率占 70 .4% ,对产量优的贡献率占 6 5 .5 %。

关键词: 玉米 花生 间作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控制

河南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着重介绍了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对植物、人畜和其它生物的危害,从植物保护的角度提出了控制其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 微生物 毒素 环境污染 控制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田玉米螟的发生为害及分布型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河南棉区 ,第 1代玉米螟在棉田为害严重 ,第 2、3代很少为害棉花。不同类型田相比 ,麦棉套种田受害较重。采用频次比较、聚集度指标判别等方法对棉田玉米螟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麦棉套田玉米螟卵块呈均匀分布 ,其余田块玉米螟卵、幼虫均属聚集分布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棉花 分布型 为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