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湖北棉区棉铃虫防治体系的研究进展
《湖北植保 》 2001
摘要:在确定的棉田生态系统内 ,掌握棉铃虫的发生规律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然控制因素的能力 ,根据棉花的补偿能力制定动态防治指标 ,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 ,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 ,以控制棉铃虫的发生和危害。实践证明 ,综防区不仅棉铃虫危害得到良好的控制 ,天敌数量比对照区增加 3.3~ 8.4倍 ,而且每 6 6 7m2 农药用量下降 31%~ 33% ,治虫用工减少 1~ 2个 ,棉花产量增产 10 %左右 ,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预混合饲料对肥育猪增重和肉品质影响的研究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01
摘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种猪场的 5 4头“大长”仔猪为试验动物 ,随机分为 3个组 ,即Ⅰ、Ⅱ和Ⅲ组 ,进行 3个阶段 10 5d的饲养对比试验。在试验基础日粮中按 4%分别添加不同来源的猪用预混合饲料饲喂试验动物 ,观察其增重效果和肉品质。试验结果 ,试验全期Ⅰ、Ⅱ和Ⅲ组的平均日增重依次分别为 75 9,75 0和 746g ,差异不显著 (P>0 .0 1) ;平均料肉比依次分别为 3.19,3.15和 3.19,差异不显著 (P >0 .0 1) ;胴体质量和肉品质很一致 ;但增重 1kg耗预混合料成本依次分别为 0 .6 4,0 .75和 0 .74元 ,Ⅰ组比Ⅱ组和Ⅲ组分别降低 17.2 %和 15 .6 % ,差异极显著 (P <0 .0 1)。结果表明 ,3个组饲喂效果一致 ,且都达到较好水平 ,但以成本计 ,则显示Ⅰ组预混料为优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研究综述
《湖北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植物源杀虫剂概念、发展简史、开发研究意义 ,对害虫的作用方式以及国内外开发应用现状、前景。


6.9%骠灵水乳剂防除麦田野燕麦的效果
《湖北植保 》 2001
摘要:6.9%骠灵水乳剂对小麦田野燕麦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增产效应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 :6 .9%骠灵水乳剂有效成分 4 1.4 g/ hm2 ~ 10 .35 g/ hm2 ,第 30 d、第 4 5 d、第 6 0 d对野燕麦株防效均在 90 %以上 ,第 6 0 d的鲜重防效在 95 %以上 ,此药剂对野燕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并对小麦有很高的增产效应。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增效噻枯唑可溶性粉剂中噻枯唑含量
《分析科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 2 0 %增效可溶性噻枯唑 ( MBAMT)粉剂中有效成分 MBAMT的高效液相色谱 ( HPLC)分析方法。采用硅胶柱 ,正已烷∶无水乙醇 =9∶ 2 ( V/V )为流动相 ,所得结果良好 ,平均回收率为 93.75 % ,变异系数为 2 .1 8%。方法简易、快速、准确 ,已用于产品质检


对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农抗研究与开发的思考
《植物保护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系统回顾了我国农用抗菌素的发展过程 ,详细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用抗菌素研究与开发的有利条件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困难作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