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甘蔗的蔗糖代谢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角度对甘蔗中蔗糖的合成、运输以及降解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关键词: 甘蔗 蔗糖 合成 运输 降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动物共附生微生物抗B16肿瘤细胞活性菌株的筛选

中国海洋药物 2006 CSCD

摘要:目的分离具有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毒活性海洋微生物。方法通过M1培养基、Gause培养基、Martin培养基分离单菌落,利用黄豆粉培养基发酵,目测法测定发酵液活性,利用SAS软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分离获得634株海洋微生物,筛选到活性菌株56株,活性菌株所占的比率为8.83%。结论从寄居蟹、毛螺、苔藓虫、三角涡虫、水螅、海绵分离筛选到的总菌数明显的高于其他动物,而从海葵、贻贝、文蛤、江瑶、海鞘、管虫、螃蟹分离到的活性菌株数高于其他动物。采样地点与分离到的微生物类别有显著相关性,各地点样品分离到的放线菌、细菌和真菌数占该地区分离到的菌株总数的比率最大的的地点依次是新村渔排、古城岭红树林和南湾港渔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不同微生物种类与活性菌株比率有显著相关性,细菌的活性菌株比率最高。

关键词: 海洋动物 海洋微生物 抗B16肿瘤细胞活性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室内致病力测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在室内用喷雾法测定了6株绿僵菌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其致病力强弱与菌株种类和接种剂量有密切关系,菌株对东亚飞蝗的致病力由强到弱顺序为MA3>MA4>MB6>MA6>MA5>MA11。接种MA3菌株的孢子浓度在1.0×108个/mL情况下,对4龄蝗蝻的LD50为4.46d。用不同剂量的MA4菌株的孢子油悬浮剂涂抹法接种4龄蝗蝻,发现其LD50仅为15.39个/头。另外,观察发现,MA3菌株具有很强的2次侵染能力。

关键词: 绿僵菌 东亚飞蝗 致病力测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考察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2004年6月—2005年4月对海南岛野生牧草种质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收集了野生牧草种质资源549份,隶属7科、33属,近60种。并对收集到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进行了描述。通过考察,挽救了一批濒临灭绝的品种;发掘了一批可供生产和育种单位直接利用的种质资源,丰富了国家种质库。还就海南的野生牧草种质资源的保存和利用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海南岛 野生牧草 考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苎麻茎尖的组织培养及其诱导植株的再生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苎麻50号品系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并诱导植株再生。结果表明:最适茎尖转绿和分化的培养基是1/2MS+6-BA1.0mg/L+CH300mg/L的液体培养基,茎尖分化率为100%。最适成苗培养基为MS+6-BA0.5mg/L+IAA0.1mg/L+CH300mg/L,成苗率是53.3%。扩繁培养基为MS+6-BA0.3 ̄1.0mg/L,繁殖系数达6.7。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01mg/L。最佳茎尖剥取材料是无菌试管苗,茎尖长以0.3mm带1 ̄2个叶原基为宜。从茎尖接种培养成苗到移栽需4个月左右。

关键词: 苎麻 茎尖 培养基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亚红沙港环境质量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05~2006年三亚红沙港海域春、夏、秋3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红沙港无机氮普遍超过2类水质标准,47%超3类水质标准,33.3%超4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夏季大部分属4类水质,整个港湾无机氮污染严重;活性磷酸盐一般符合2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超2类水质标准,13.3%超4类水质标准;pH、DO尚属正常,COD基本符合2类水质标准,但铁含量偏高;叶绿素a含量虽尚属正常,但夏季偏高;平均营养状态指数(E值)在3.66~4.33,呈重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状况除湾口轻度污染外,其余测站均在中度污染以上,全年有53.3%站位处于严重污染。研究指出红沙港海水养殖自身污染、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入湾径流是造成该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认为目前红沙港水质已不能满足该海域功能区划提出的要求,需进行综合整治。

关键词: 海洋环境 调查研究 评价 三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槛蓝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和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研究了苦槛蓝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抗药性菌株对苦槛蓝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苦槛蓝丙酮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及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26.29 mg/mL、21.37 mg/mL和23.56 mg/mL。

关键词: 苦槛蓝 芒果炭疽菌 香蕉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i技术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是利用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的m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地表达,且此现象广泛存在于从真菌到植物、无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的各种生物中。介绍了RNA干扰的研究历史、RNA干扰的作用机制及此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关键词: RNAi 基因功能 生长发育 遗传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荔枝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海南荔枝资源的研究历史与主要成就、野生与栽培资源的分布、遗传多样性及资源保护概况,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荔枝 海南 种质资源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蕉束顶病毒研究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束顶病毒(Bananabunchytopvirus,BBTV)是引起香蕉束顶病害(Bananabunchytopdisease,BBTD)的病毒,它严重地危害了香蕉的生产。综述了近年来香蕉束顶病毒的分离提纯方法,株系划分以及分类地位,较为全面的介绍了BBTV病毒基因组分结构和各组分编码蛋白的功能等,并提出了目前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

关键词: 香蕉束顶病毒 基因组结构 编码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