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光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养殖水池进行了光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净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处理系统对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几种污染物NO3-N、NO2-N、Amm-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73%、57.74%、80.07%、49.87%、13.66%。该系统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系统出水水质稳定。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两种新SCCmec型别及其抗药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耐药性、流行病学分布状况及携带的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型别,用K-B琼脂扩散法、E-test和多位点PCR,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SCCmec分型及耐药性测定。结果发现了两种新的SCCmec型别,新1型含Ⅱ型的mecA上游特异性位点B和位于mecA内的M位点以及Ⅲ型的下游位点F,缺乏Ⅱ型上游位点C和下游位点D、G;新2型含Ⅰ、Ⅱ型的上游特异性位点A、B和两个Ⅲ型的下游位点F、H,同样缺乏位点C、D、G,可能分别为原有Ⅱ型和Ⅰ、Ⅱ型与Ⅲ型的基因重组株;且携带有新SCCmec型别的MRSA菌株,其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抗药性也与国外已报导的菌株不同,多分自门诊病人,且耐药性高,抗药谱广,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 多位点PCR 分型


宏基因组文库技术获得聚酮化合物
《遗传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物。由于运用传统方法从自然界中直接筛选新型天然聚酮化合物的重现率很高,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开发新型聚酮化合物的新方法,文章主要介绍通过环境宏基因组文库获得新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广东湛江火山沟植物与保育
《广西植物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火山岩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其植被的组成与分布也具有特殊性。野外调查表明,湛江火山沟共有维管束植物238种,含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大戟科、禾本科、蝶形花科、桑科和芸香科。较重要的物种有大果榕、对叶榕、樟树、幌伞枫、假苹婆、桃金娘、野牡丹、鸭脚木、厚皮树等,它们在植被的组成与演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种在本区占有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长的外贸、旅游交流等密切相关。该文对植被的组成、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作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育措施。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叶片中Fpro的含量与其原生地的海拔、纬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季的Fpro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夏季的11.4和7.7倍,导致Fpro积累的真正原因是低温;在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割手密、斑茅叶片中Fpro含量呈波动式增长,在作变温处理时Fpro的消长是可逆的。叶片中Fpro含量与其抗寒性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表明它可以作为甘蔗近缘野生种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关键词: 甘蔗近缘野生种 割手密 斑茅 游离脯氨酸 低温胁迫 抗寒


用细胞学方法研究番木瓜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细胞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番木瓜种苗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番木瓜(2n=18)主栽品种蔬罗1号1~38代组培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初步观察和统计,发现1~32代苗所观察的体细胞染色体全部为2n=18,大田种植后表型与亲代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但是在第33,36,37代发现了染色体非整倍性的细胞,田间种植后与亲代相比挂果率和抗病性下降。这一研究结果为番木瓜组培苗的继代培养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水杨酸和草酸诱导柱花草对炭疽病的抗性
《中国草地学报 》 2006 CSCD
摘要:试验了水杨酸和草酸诱导柱花草抗炭疽病的效应,结果显示0.01~1 mmol/L的水杨酸和5~40 mmol/L的草酸均提高了抗病性,而对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的诱抗效果差异不大。水杨酸0.01 mmol/L诱抗效果最好,对中抗和高感品种的防效分别达到了52.41%和61.82%,草酸5 mmol/L诱抗效果最好,对中抗和高感品种的防效分别为59.92%和53.93%。0.01 mmol/L水杨酸和5 mmol/L草酸处理植株的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在接种72 h后降低,对总几丁质酶活性影响不大,但在接种后24 h内切几丁质酶活性提高,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降低。水杨酸处理的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后48 h高于对照,而草酸处理的β-1,3-葡聚糖酶活性低于对照。因此,认为水杨酸和草酸可能抑制CAT活性,有利于H2O2的积累,提高PPO活性,有利于醌类的积累,以提高抗病性。


26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海洋放线菌的系统发育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 2006 CSCD
摘要:从海南红树林的海泥和海藻样品中分离得到26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Actinomycetes),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0617230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与Micromonosporaechinospora的相似性为97%。其余25株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菌株050643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violaceolatus的相似性仅为96%;菌株061342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菌株061303等11株菌株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因此它们可能是新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