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无核荔枝MADS box基因LMADS1的表达与转化拟南芥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根据多种植物MADSbox蛋白的MADS域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简并引物,采用RT-PCR和3′-RACE的方法,从无核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 cv.Seedless)花蕾中分离出1个687bp的基因,该基因的cDNA序列包含有完整的MADSbox保守区与半保守的K区,是典型的MADSbox家族基因,命名为LMADS1,在Genbank上的登录号为AY705793。Southernblot和North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LMADS1在无核荔枝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并在雌花和雄花中表达。对该基因转化拟南芥的T1代植株检测分析,转化植株未见有生育进程与花器官的改变。

关键词: 无核荔枝 MADS box LMADS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带不同生境稀有放线菌分离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海南清澜港红树林、海南东寨港红树林、湛江红树林、深圳红树林、吊罗山原始森林、儋州橡胶林和海口火山口等7处热带不同生境土壤样品预处理,共分离到114株放线菌。用显微镜形态观察和菌落形态观察对分离到的放线菌初步归类,从中选取13株菌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类群。由初步的归类结果对热带不同生境稀有放线菌的类群分布进行分析比较,水生环境和非水生环境以及不同的非水生环境之间,发现稀有放线菌类群分布有着明显差异。

关键词: 热带生境 稀有放线菌 分离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刺激割胶制度对广东植胶区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对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后广东植胶区胶园的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实施刺激割胶制度前胶园的土壤养分的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实施刺激割制14a后,胶园的土壤养分总体水平比较低,其中花岗岩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低于正常值的下限;玄武岩砖红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和有效磷的含量在正常值范围内,而有效钾的含量低于正常值下限。说明现行胶园培肥等管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刺激割胶制度下的橡胶树正常生长、生产的需求。在刺激割胶制度下,胶园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速效氮和pH等6种指标是影响橡胶树产量的主要因素。胶园土壤pH在下降,胶园土壤有呈酸化的趋势。

关键词: 橡胶树 刺激割胶制度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红树林土壤中的PHAs合成菌研究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平板分离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检测技术分析了PHAs合成菌在7个红树林土壤生境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红树林土壤中PHAs合成菌数量在103~106cfu/g湿土之间,占异养菌总数的1.5‰~318.6‰;不同红树林土壤中PHAs合成菌分布差异明显,回归分析显示在10%的置信水平下,样品中PHAs合成菌数在一定范围内与土壤中有效钾、全磷呈显著相关;在全磷含量高的深圳和福建样品中,高PHAs合成能力的菌株数显著高于其它样品,进一步表明PHAs合成菌可能与环境污染程度有关。

关键词: PHAs 红树林土壤 C/N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多种植物激素组合促进橡胶籽苗接芽萌动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利用多种植物激素(IAA,GA,6-BA)不同浓度和浸泡砧木根时间的组合,研究了其对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籽苗接芽萌动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和计算机模拟选优,研究了各项参试因子对接芽萌动速率比CK快的天数的单因子效应以及各因子间的互作效应,并初步确定了激素与处理时间的优化组合方案:IAA,GA,6-BA浓度分别为8 ̄25,28 ̄68,54 ̄67μg/mL,浸根时间为20 ̄25min;当IAA,6-BA浓度分别为19,50μg/mL,浸泡砧木根25min时,即可得处理苗木比不处理苗木提早25d。

关键词: 植物激素组合 促进 橡胶籽苗 接芽萌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CTAB法从采后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皮中提取总RNA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CSCD

关键词: 荔枝 果皮 总RNA提取方法 CTAB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247种。作为中国的典型热带地区,海南岛具有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该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信息,以海南岛19个行政县为基本分布区,构建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analysis)两种方法,探讨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低保护区组合和区域保护优先序问题。结果表明:海南岛约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77属202种(30个中国特有种),其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基于物种相似性,两个区域被建议作为优先保护区域:一个是以保亭、三亚和陵水为代表的区域,另一个区域以昌江和乐东为代表;基于互补性原理,最低保护区组合为10个分布区,按照其保护优先序依次排列为保亭、三亚、五指山、陵水、白沙、乐东、琼中、东方、昌江和琼山等地,其中陵水、保亭、琼中、乐东、三亚和五指山等6个分布区就包含了30个特有科在内。我们认为,基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特有性简约分析 互补分析 最低保护区组合 优先地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分别以6个灵芝品种和1个云芝品种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的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进T-载体后,进行DNA测序和BLASTn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从赤芝、紫芝、韩芝和甜芝4个菌株中克隆到的PCR扩增片段,含有灵芝免疫调节蛋白基因编码区全长,顺次编号为gimp01,gimp02,gimp03,gimp04。它们已经在国际GeneBank中登记注册,注册号:AY449802,AY449805,AY449804,AY449803。

关键词: 灵芝 免疫调节蛋白基因 克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果实发育期矿质元素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黄面楂、上口、左伏3号、星石榴、甜水5个山楂品种为试材,研究山楂果皮色泽形成与自身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下降,花青素含量除大黄面楂外,在果实着色期迅速上升。上口、左伏3号、大黄面楂N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和星石榴呈乘幂函数曲线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和大黄面楂Ca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3个品种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大黄面楂Fe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个品种K元素含量和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

关键词: 山楂 矿质元素 色素

轮状病毒外壳抗原蛋白VP4基因转化苎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套叠PCR技术对轮状病毒外壳抗原蛋白VP4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将改造后的基因插入pBI12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在设计PCR引物时,引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具有的克隆位点BamH I和Sac I,利用BamH I和Sac I切除pBI121上的GUS基因并使载体质粒线性化,用同样的2种酶消化pTVP4克隆载体获得VP4基因片段,使之形成与线性化pBI121质粒相同的粘性末端。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线性化pBI121质粒和酶切后的VP4基因片段连接成新的重组质粒pBI121/VP4,通过直接转化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efaciens)EHA105菌株中,获得农杆菌工程菌株。采用叶盘转化法转化苎麻(Boehmeria.nivea L.Guad)栽培品种圆叶青,以卡那霉素抗性作为转化植株的筛选标记获得抗性植株。经PCR、PCR 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初步获得了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的转基因苎麻植株。

关键词: 轮状病毒 VP4基因 苎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