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干旱胁迫对多年生落花生生长及溶质累积的影响

草业科学 2006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干旱胁迫程度与胁迫时间对多年生落花生Arachis duranensis生长及溶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的土壤干旱处理(60%~65%的田间持水量)有利于多年生落花生的生长,而中度及以上程度的土壤干旱(≤45%的田间持水量)影响它生长及其作为草坪草的观赏价值;其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中度及以上程度土壤干旱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在多年生落花生体内有明显的累积趋势。

关键词: 干旱胁迫 多年生落花生 溶质累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旅人蕉的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161株转△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的T1代植株,初步筛选出只含有功能基因(D6D)而不含有筛选标记基因(bar)的转基因大豆植株9株,为获得富含γ-亚麻酸但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并为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种植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叶片涂抹除草剂验证,探讨了叶片涂抹除草剂结合目的基因PCR检测筛选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双T-DNA 无标记基因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放线菌124092细胞毒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TT法对海洋放线菌124092正己烷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用硅胶真空柱层析法将正己烷提取物粗分为6个组分(Fr1~Fr6),细胞毒活性追踪显示Fr6组分为活性部分。为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运用GC/MS对Fr6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11·76%)、油酸(Oleic acid,12·16%)、亚油酸(Linoleic acid,14·77%)和乳杆(菌)酸(Lactobacillic acid,61·31%)。据文献报道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均对小鼠腹水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亚油酸还对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细胞毒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木质素作为陆地上含量丰富的高分子有机物之一,对植物的结构与防御功能都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它的存在也给制浆造纸工业,苎麻纺织工业及畜牧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基因调控的探索已成为研究热点。木质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十分复杂,存在多基因、多途径的交互作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可以降低木质素含量或者改变木质素组成成分,从而开发新型植物资源,从源头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本文介绍了修订后的木质素生物合成途径,重点阐述其基因调控的研究成果。并针对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在木质素调控基因的选择、多基因遗传操作、启动子的选择、转基因技术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合成 基因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个荔枝品种花芽分化期碳氮营养的变化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比较分析妃子笑和鹅蛋荔(Litchi chinensis Sonn.cv.Feizixiao & Edan)2个荔枝栽培品种花芽分化过程中不同方位、不同部位枝条顶芽和花穗中碳氮化合物(C/N)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荔枝花芽分化期间不同方位、不同部位、不同品种荔枝花芽分化期间枝条顶芽中在C/N比差异均达极显著;妃子笑的C/N比在前5个阶段均高于鹅蛋荔,只在第6阶段(开花期)低于鹅蛋荔;C/N比反映枝条顶芽和花穗的营养积累情况,比值较高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

关键词: 荔枝 花芽分化 C/N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皇帝蕉薄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皇帝蕉试管苗茎段徒手切成厚约1mm的薄片,经无菌的0.5%柠檬酸溶液处理片刻后,接入各种培养基中。结果表明:(1)适度的暗培养预处理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合适暗培养天数为4d;(2)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B5+2,4-D13.572μmol/L+IBA4.921μmol/L+NAA5.371μmol/L+KT13.94μmol/L+椰乳5%+PP3330.00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0%;(3)最佳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BA13.6831μmol/L+NAA0.537μmol/L,芽分化率达到87.0%;(4)诱导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0.492μmol/L(或+NAA0.537μmol/L),生根率达到100%。

关键词: 皇帝蕉 横切薄层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调查法制作植物动态生命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植物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得植物动态生命表制作所需数据的二次调查法,以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 动态生命表 二次调查法 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毛丹组织X射线衰减系数与其密度的相关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通过分别测定红毛丹果实各部分的厚度,并利用X射线图像测定射线强度,研究其X射线衰减系数,同时研究衰减系数与其密度的相关性,建立射线强度和厚度的回归方程以及果实的衰减系数与果实的果皮、果肉、果仁衰减系数的关系,为外形尺寸大小的分级奠定基础。

关键词: 红毛丹 X 射线 衰减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材线虫捕食真菌——少孢节丛孢HNQ11菌株初步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从海南岛香蕉根围土壤分离得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PWN)捕食真菌HNQ11菌株,鉴定为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研究了HNQ11菌株的捕食作用及影响HNQ11捕食率的因素,结果表明,HNQ11菌株对松线虫表现出较好的捕食作用。HNQ11在含20g/L玉米粉的CMA培养基上捕食率最高;20 ̄28℃,pH6.5 ̄7.5条件下均能捕食松材线虫,25℃,pH6.5条件下捕食率最高,为87%;在不加入诱饵松材线虫或仅加入线虫洗液时不能产生捕食器官,在加入诱饵松材线虫和线虫磨碎液时能产生捕食器官,但线虫磨碎液诱导的菌环数比PWN诱导的菌环数少78%。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捕食真菌 少孢节丛孢 HNQ1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