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9290条记录
一株海洋细菌的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海洋细菌 鉴定 活性物质 分离纯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秦岭华山松种群格局规模与林窗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秦岭林区华山松群落的20 m×20 m的27块样地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样方法和无样地法对其种群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运用Greig-Smith相邻格子样方法对其作了格局分析,判定了种群的格局规模;同时对华山松林窗做了详细的调查。结果表明,(1)种群在0~50龄时,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在15~25龄时,种群有向随机分布转变的趋势,但仍属于集群分布;40~50龄种群处于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的过渡期;50龄以后种群趋于衰退,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转向随机分布。(2)华山松种群集群分布的格局规模同样随着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总的来说格局的大小在100 m2。(3)华山松林窗大小与格局规模的大小相近,其中林窗大小在80~130 m2的占59%。由于林窗内光照养分条件较好,又形成与格局规模大小一致的华山松更新幼苗,进而通过“移动镶嵌循环”更新和维持种群的稳定性。

关键词: 华山松种群 分布格局 格局规模 林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牵牛花杂交F_2代的RAPD多态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50个引物中筛选了5个引物对园叶牵牛4个亲本及各杂交组合F2单株的总DNA进行RAPD扩增,共产生了83条DNA扩增带,它们的分子量在200~2500bp之间。同一引物在不同的供试材料上具有不同的指纹图谱,扩增带的变幅在1~15之间,多态性也随引物的不同而异。3个杂交组合F2基因组的DNA均有不少片段来自双亲中的共有片段,部分来自母本,另一部分则来自父本,还有极少的一部分是双亲均不具备的特异性片段,而双亲中原有的部分片段(特异性片段)在子代中却已消失。

关键词: 牵牛花 杂交育种 F2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菖蒲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研究了石菖蒲不同溶剂提取物对芒果炭疽菌抗药性菌株、敏感菌株及香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及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乙醇、乙酸乙酯、丙酮提取物的抑菌作用显著优于石油醚提取物。芒果炭疽病菌抗药性菌株对供试植物不同溶剂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药性,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芒果炭疽病菌敏感菌株(ZJS)、抗药性菌株(ZJR)有效中浓度EC50介于4.06~7.23 mg DW/mL,石菖蒲丙酮、乙醇提取物对香蕉尖孢镰刀菌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4.03,2.88 mg DW/mL。石菖蒲乙醇提取物25.0 mg DW/mL浓度下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37.32%,石菖蒲乙醇提取物+增效剂对芒果炭疽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45.20%,与施保克、农抗120相比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石菖蒲 芒果炭疽菌 香蕉尖孢镰刀菌 抑制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水仙素诱导GCTCV-119香蕉多倍体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蕉枯萎病(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FOC)已成为目前香蕉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且危害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培育高产、优质且具有高度抗性的香蕉品种。而倍性育种是一种有效、经济的育种方法。分别采用0.5、1、2和4g/L秋水仙素对GCTCV-119(Musa.sppAAAgroup)组培苗单个茎尖进行不同时间(1、2、3、4d)的诱导处理,并对诱变处理后再生植株的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叶片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以0.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1d的诱导效果最好,其诱导率为33.3%。加倍后染色体数目为66(2n=6x=66),叶绿体数目也明显增加。

关键词: 香蕉 秋水仙素 染色体 叶绿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TAIL-PCR和RT-PCR技术克隆云芝植酸酶基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常被称为杂色云芝)中筛选到产植酸酶基因.根据植酸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1、P2,从云芝中分离克隆植酸酶基因的片段.再在分离到的已知序列的5′端和3′端设计嵌套的特异引物SP1、SP2、SP3和SP1′、SP2′、SP3′,利用TAIL-PCR技术进行分离已知序列的侧翼序列.结合Blastn、ORF和Primer5.0软件,在侧翼序列上设计特异引物P3、P4,最终从云芝中分离克隆到全长的植酸酶基因B4.再在B4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引物phyP rt1、phyP rt2,利用这两个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云芝中克隆到全长的植酸酶基因B5.通过分析,分离克隆到的植酸酶基因可能是新的基因.图4参12

关键词: 云芝 植酸酶 TAIL-PCR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测定的新方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自身也可以产生乙烯利,以常规顶空色谱法测定的乙烯含量值较高.采用重氮甲烷衍生法气相色谱仪可以准确测定番茄中乙烯残留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7.6%~89.8%,变异系数为2.8%~7.5%,乙烯利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1 mg.kg-1.该方法较常规测定方法精确度明显提高,且灵敏度提高10倍.

关键词: 番茄 乙烯利 重氮甲烷 衍生化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要栽培品种的RAPD分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6 CSCD

摘要:从8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条重复性好的多态性引物,对包括15个栽培品种在内的22份海南荔枝(Litchichi-nensisSonn.)资源进行RAPD分析,扩增的多态性片段比例为64.1%,平均为31.1%;遗传距离在0.0000 ̄0.6180之间,平均0.3732。UPGMA聚类分析显示,22份资源主要分为2类,部分供试品种存在明显的同名异物现象。

关键词: 海南 荔枝 RAPD 同名异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方颜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二新种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记述采自云南及四川省的方颜叶蜂属Pachyprotasis两新种:郑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zhengiWeietZhong,sp.nov.和程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chenghanhuaiWeietZhong,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关键词: 膜翅目 叶蜂科 方颜叶蜂属 新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然橡胶合成关键酶基因Hmg1启动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CSCD

摘要:在巴西橡胶树天然橡胶的生物合成途径中,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Reductase,HMGR)是关键酶之一,为了利用其基因的启动子和瞬时表达系统来筛选促进橡胶树生物合成的调节剂,利用GenomicWalking方法从高产树热研7-33-97的叶片基因组DNA中克隆了Hmg15′端调控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巴西橡胶树Hmg1启动子转录起始位点的保守序列CTCATCA,与其他植物基因的非常一致;在5′端调控序列中发现几个典型的真核生物顺式调控元件TATA-motif、CAAT-motif、CGTCA-motif、ERE等。用克隆得到的Hmg15′端启动子序列分别替换了pCAMBIA1302中的CaMV35S启动子,构建了序列缺失pCAMBIA1302表达载体pCAMBIA1302H900、pCAMBIA1302H500和pCAMBIA1302H300。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Hmg1 启动子 克隆与分析 表达载体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