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216条记录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温度场的预测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分析新型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保温特性与应用前景,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样本数据,通过三次样条插值法对训练结果拟合,建立冬季温室温度场预测模型.提出确定最优光滑因子的分组数目的留一优化法.选取河北省农科院经作所设计建造的新型异质复合墙体日光温室的2017年数据进行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该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分组数目约为样本数目的1/16时训练效果最佳,预测温度与实际温度平均误差0.276 5℃,相关系数大于0.99,具有较好的精度与稳定性.本模型预测温室温度场效果良好,可用于预测冬季温室最低温度确定作物最优定植时间.

关键词: 日光温室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留一优化法 温度场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和复水对两种葡萄砧木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干旱胁迫处理1103P和101-14M两种砧木,处理21 d后复水,分别测定干旱处理0、7、14、21 d及复水第7、14天,葡萄砧木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显示:干旱胁迫后,1103P和101-14M的净光合速率(Pn)均逐渐降低,101-14M的Pn降幅大于1103P,短时间干旱胁迫引起两种砧木Pn降低的主要因素是气孔限制,而长时间干旱胁迫后Pn降低主要是非气孔限制。随着干旱胁迫的持续,1103P和101-14M的初始荧光产量(Fo)呈增加趋势,但101-14M的增幅大于1103P,说明干旱胁迫后101-14M的光反应中心受损害程度大于1103P;复水后1103P和101-14M两种砧木的Pn值逐渐增加,复水第7天,二者分别为对照的83.20%和66.31%,复水第14天,分别为对照的107.30%和88.43%;复水后1103P和101-14M两种砧木的Fo值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复水后第7天,1103P和101-14M的Fo值为对照的102.95%和109.60%,复水后第14天,1103P和101-14M Fo为对照的101.56%和101.81%,说明复水后1103P和101-14M两种砧木受损的光合反应中心得到了修复,光合速率也逐渐恢复,1103P复水后恢复生长的能力高于101-14M。

关键词: 葡萄砧木 干旱 复水 光合参数 荧光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冀豆2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大豆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冀豆23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冀豆12*nf1(冀黄103)杂交一代为母本,以冀豆12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籽粒较大,蛋白质含量45.23%,蛋脂总和64.16%,是高蛋白和蛋脂双高品种.于2017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种植.

关键词: 大豆 冀豆23 高蛋白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1份葡萄砧木品种资源耐盐性鉴定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准确鉴定21份葡萄砧木品种资源的耐盐性。采用营养钵基部盐液浸泡法,设置100 mmol/L盐处理(以不加盐作为对照),以盐害指数为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对21份葡萄砧木进行了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耐盐力强的‘Salt creek’和‘Dogridge’来自香槟尼葡萄,‘洛特’来自沙地葡萄,‘101-14’来自河岸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而耐盐力弱的是‘5BB’‘188-08’‘420A’‘140R’‘1103P’‘SO4’均来自冬葡萄作为母本的杂交组合。因此,耐盐砧木育种中,可选择耐盐性强的香槟尼、沙地葡萄和河岸葡萄作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

关键词: 葡萄砧木 耐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热激转录因子基因TaHsfA2f生物学特性及耐热性调控作用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热激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在植物体响应热胁迫和其他逆境胁迫信号转导通路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数量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Hsf家族成员数量多,包括多个亚家族,生物学特性和功能复杂多样.本研究从小麦中同源克隆了A2亚族成员TaHsfA2f(GenBank No. MK045331)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序列,序列长1 062 bp,编码353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含DNA结合结构域(DNA-binding domain, DBD)、核定位信号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 NLS)(MRKELEDAMSNKRRRR)、核输出信号序列(nuclear export signal, NES)(LKRDKGLLM)和激活域(aromatic, large hydrophobic and acidic amino residues, AHA)(DDFWEDLLHE).通过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表皮细胞发现,正常条件下Ta HsfA2f蛋白质定位在细胞核.同源分析表明,TaHsfA2f与多种作物的HsfA2e蛋白相似性较高.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TaHsfA2f在小麦中组成型表达.显著性分析表明,成熟根中高表达,幼茎和幼叶中较低表达(P<0.05).叶片中TaHsfA2f的表达分别受热胁迫、水杨酸和过氧化氢处理上调(P<0.05),于处理60 min和120 min时达峰值.TaHsfA2f可不同程度提高转基因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植株的基础耐热性和获得耐热性,在热胁迫条件下上调一系列热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小麦A2亚族基因特性与调控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麦TaHsfA2f 生物学特性 亚细胞定位 耐热性调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对玉米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健康和感病玉米叶片细胞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明确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侵染后玉米叶片病理反应的细胞学特征.结果表明,与健康植株相比,玉米线虫矮化病病原与玉米植株之间的互作均可导致寄主发生明显的细胞病理学变化.在受侵染的玉米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膨胀变形,数量相对减少,双膜结构破损;基粒片层结构膨胀、排列无序、甚至解体;线粒体数量增多、肿胀变形、内嵴模糊不清,严重者内嵴消失并空泡化;细胞核形态变为不规则,核膜破裂;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呈降解状态.

关键词: 玉米 玉米线虫矮化病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黄淮海地区发生的玉米弯孢叶斑病,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明确其致病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a)在不同地区和年份间的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为研究该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数据资料。【方法】对2013、2016和2017年采集自黄淮海地区5省(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的病样进行分离,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ITS和EF-1α序列分析)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共获得175个新月弯孢菌株。从哥伦比亚大学开发的通用引物中筛选出13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175个新月弯孢菌株进行ISSR-PCR扩增,利用Popgen32软件计算多态性比率、Shannon’s信息指数、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性,使用NTsys2.10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和基于遗传相似系数的主坐标分析,构建聚类分析图和散点图。【结果】利用筛选出的引物对175个菌株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05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100%。在群体平均水平上,基因多样性水平(H)为0.3867,Shannon’s的信息指数(I)为0.5682,表明玉米弯孢叶斑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河南和安徽种群遗传多样性最高,江苏种群较低;年度间相同地理来源的菌群亲缘关系较远,相同年份不同地理来源菌群亲缘关系较近。聚类分析显示所有菌株相似系数为0.51—0.93,在相似系数为0.59水平上,175个菌株被划分为2群5个亚群,亚群间表现出年度间的差异,不同地理种群病菌间存在基因交流,遗传相关性较高;主坐标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同一年份的菌株明显聚集在一起。【结论】引起黄淮海地区玉米弯孢叶斑病的病原菌群体存在较高的遗传变异,地域相邻的病菌遗传关系较近;同一地区的菌株在年度间表现出一定遗传距离,而同一年份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遗传距离较近。引起该地区玉米弯孢叶斑病的新月弯孢菌株不是以本地菌源为主,其主要菌源可能来自南方水稻和草坪草或东南亚玉米生产区,但也存在少量存活于地表病残体上的菌株可作翌年的初侵染源。

关键词: 新月弯孢 黄淮海地区 遗传多样性 I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梨小食心虫幼虫寄生蜂——丽下腔茧蜂的形态描述、生物学特性及生物防治潜力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田间采集梨小食心虫室内饲养过程中发现一种寄生蜂,经鉴定为膜翅目Hymenoptera茧蜂科Braconidae窄径茧蜂亚科Agathidinae的丽下腔茧蜂Therophilus festivus(Muesebeck,1953)。用体视解剖镜观察并描记其形态特征,对其学名变迁进行了介绍。另外对该蜂的寄生时期、田间自然寄生率和不同环境条件下成虫寿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蜂寄生于梨小食心虫幼虫,2014—2017年田间调查自然寄生率分别为27.51%、43.08%、38.37%、23.91%;用纯净水、10%白糖水、5%蜂蜜水、10%蜂蜜水、20%蜂蜜水饲喂丽下腔茧蜂成虫寿命分别为3.4、6.6、5.67、5.67、6.75 d,以20%蜂蜜水补充营养的成虫寿命最长;在15、20、25和30℃不同温度条件下,成虫寿命分别为19、12、6.5、6.83 d,以15℃条件下成虫寿命最长。该寄生蜂对梨小食心虫的田间自然寄生率较高,而且寄生范围较广,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丽下腔茧蜂 形态描述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种群对6种杀虫剂抗药性与种群适合度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利用棉蚜抗性种群的适合度代价,指导田间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笔者采用浸渍法测定并明确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及差异,并组建了河北省不同地区棉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期明确河北省抗性棉蚜种群的适合度变化.结果表明,邯郸棉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RI=80.5)、氰戊菊酯(RI=28.6)和阿维菌素(RI=108.7)的抗性明显高于保定和沧州地区棉蚜种群.从各地区棉蚜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来看,邯郸棉蚜种群净繁殖率(37.9±2.51)和相对适合度(0.78)明显低于室内敏感种群,而保定和沧州棉蚜均与敏感种群没有显著性差异.结合已有棉蚜抗性种群适合度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河北省邯郸棉蚜种群适合度下降可能与其对丁硫克百威或阿维菌素的高抗性有关.因而,针对邯郸棉蚜种群抗药性治理,应暂停使用丁硫克百威和阿维菌素,轮换使用抗性风险较低的吡虫啉、噻虫胺等杀虫剂品种.

关键词: 棉蚜 杀虫剂 抗药性 种群适合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甜樱桃新品种'早蜜露'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早蜜露'是利用胚抢救技术从'红灯'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早熟甜樱桃新品种.果实发育期40~42 d.果实心形,果皮深红色,平均单果质量8.5 g,可食率93.3%.果肉红色,肉厚多汁,风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0%.6~8年生树平均产量16 500 kg·hm-2,在河北唐山和秦皇岛地区5月下旬-6月初成熟,结果早,丰产稳产,抗逆性强.

关键词: 甜樱桃 早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