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MAP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
《保鲜与加工 》 2005
摘要:对目前MAP使用的基本包装材料及其应用效果进行概括,并论述了在果蔬贮藏期间MAP技术对品质指标的影响及其对生理代谢的调控效果,从减少水分损失、抑制呼吸作用和膜脂过氧化三方面探讨了MAP技术保鲜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当前MAP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收获前叶面喷施氨基酸对不结球白菜和生菜的生长及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结球白菜的生长基本不受氨基 酸的影响;而生菜对氨基酸反应敏感,混合氨基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脯氨酸)明显促进生菜的生长。叶面喷施氨基 酸明显增加2种蔬菜叶片及叶柄硝酸盐含量;外源氨基酸降低2种蔬菜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叶片全氮含量。不 结球白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各处理之间差异不大,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达65.82%-84.81%,可溶性糖含 量明显减少;生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显著减少,可溶性糖含量明显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草原不同植物种群土壤化学元素特征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冷蒿(Artemisia frigida)、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羊草(Leymus chinensis)、木地肤(Kochia prostrata)和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种群土壤无机氮、微生物量氮、全氮、有机碳、净氮矿化速率和pH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种群土壤pH值和全N含量3个取样期均以羊草最高,其次为星毛委陵菜,小叶锦鸡儿种群最低。除冷蒿与木地肤种群间外,其他种群间土壤pH值和全N含量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羊草种群土壤无机N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冷蒿种群、小叶锦鸡儿种群、木地肤种群和星毛委陵菜种群。各植物种群间土壤无机N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植物种群土壤微生物量氮(MBN)3个取样期均以小叶锦鸡儿最高,其次依次为羊草种群、冷蒿种群、木地肤种群和星毛委陵菜种群,各种群间差异显著(P<0.05)。3个培养期均以羊草种群土壤净氮矿化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冷蒿、星毛委陵菜、木地肤和小叶锦鸡儿,各种群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P<0.05)。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植物种群土壤pH、温度和C∶N分别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P<0.05)。3个取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以小叶锦鸡儿种群最高,其次为羊草种群,星毛委陵菜种群最低。除冷蒿种群与木地肤种群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各植物种群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这些变化特征说明,随着草地退化和灌丛化,土壤养分呈降低趋势,尤其是有效养分变化更加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学科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探索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在实施“河北省第三次夏谷良种更新工程”的过程中,将生态区划理论和品种发育规律、栽培技术、新型推广模式研究及良种繁育等多个技术领域结合一起,探索出了一套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技术体系主要包括:①依据生态条件,将项目区划分为若干生态类型区;②筛选适宜的推广品种等技术主体;③进一步揭示主推品种在各类型区的特征特性和生育规律;④进行不同品种在各类型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⑤探索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