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地衣芽孢杆菌16S-ITS标记及其特异性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1
摘要:[目的]建立地衣芽孢杆菌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通过对地衣芽孢杆菌TS-01的16S和ITS序列进行克隆测序和差异性分析,以该区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地衣芽孢菌TS-01的特异性引物,并用该引物扩增全部受试菌种。[结果]从ITS和16Sr DNA区间设计了地衣芽孢杆菌种特异性引物,特异性引物PCR的最佳退火温度为67.2℃,循环数为24个;地衣芽孢杆菌TS-01可扩增出1条905bp的标记片段,其他受试菌株均为阴性,从而证明试验得到了在种水平上对该菌种进行准确鉴定的特异16S-ITS标记。[结论]地衣芽孢杆菌TS-01分子鉴定方法的建立,为地衣芽孢杆菌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新品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玉米杂交种可以提高制种质量和节约种子生产成本。苏玉26号和盛玉366是利用雄性不育系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35%,10.25%,赖氨酸含量均为0.27%,抗玉米主要病虫害,2010年分别经江苏省和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本薯蓣脱毒培养及离体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
《山西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对日本薯蓣进行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0.1%HgCl2消毒8 min效果最好,茎段成活率达88%;在MS培养基中,0.5 mg/L 6-BA和1.5 mg/L NAA配合使用时日本薯蓣茎尖的成活率高达100%且生长状况良好;MS+1.5 mg/L6-BA+0.5 mg/LNAA对茎段芽增殖的促进作用明显;MS+2.0mg/L KT+0.02 mg/L NAA可很好地诱导生根和促进生长,再生植株移栽成活率可达85.5%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所选育的几个黄桃品种介绍
《山西果树 》 2011
摘要:1早金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用兴津水蜜桃自然杂交实生选育而成的早熟、鲜食和加工兼用的黄桃新品种。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并定名。果实近圆形,果顶微凸,缝合线浅,两半部对称,果梗中等,梗洼广圆。平均单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