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3种柱花草的引种比较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3种引进的柱花草的生长情况、物候期进行观察,并测定其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研究适宜在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柱花草,结果表明:圭亚那种的柱花草比较适宜引种,长势好、产量高,能完成各个生育阶段,能适应德宏地区的环境。


槟榔黄化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中国南方果树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槟榔Areca catechu L.属棕榈科,槟榔属多年生药用植物,为我国四大南药(另3种为益智、砂仁、马戟)之一。在亚洲、太平洋地区,槟榔果实主要用作当地群众咀嚼用的嗜好品。槟榔作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截至2007年,种植面积达5.31万hm~2,收获面积3.07万hm~2,总产值达16亿元,成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产业。


土壤生物多样性对植物利用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生物多样性影响土壤营养物质和水等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有证据表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可提高土壤营养物质和水的利用率。土壤动物对土壤营养物质和水的有效利用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它主要是通过促进营养物质的转化和改善土壤水渗透率而间接实现的。从已有文献的报道来看,单从某一个方面来研究土壤生物多样性对土壤营养物质和水的有效利用的影响并不能全面地反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把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营养物质和水的供给与植物生物多样性、植物营养物质和水的利用率结合起来,这样才有可能从理论上对土壤生物多样性与营养物质和水的利用之间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 土壤生物多样性 营养物质利用率 水利用率 农业生态系统 可持续性


一种直接用于PCR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橡胶林土壤为材料,直接提取土壤微生物DNA。本实验介绍的方法不仅可以获得大片段,并且不需要纯化即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和DNA酶切等后续操作,每克土壤DNA提取量约为2.1~4.6μg。此方法操作简单、快捷、为土壤宏基因组文库的构建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分析提供基础。


不同割制对橡胶树胶乳矿质养分流失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割胶制度对胶乳矿质养分流失的影响,以成龄橡胶无性系PR107为研究材料,在1a的不同月份研究了5种割胶制度下干胶中矿质养分N、P、K、Ca、Mg的流失情况,分析了外界因素(如割胶频率、乙烯利刺激强度、月平均温、月降雨量等)对橡胶树胶乳养分流失量的影响情况,并建立了胶乳养分流失量与外界因素的直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1)不论是传统割胶还是乙烯利刺激割胶,PR107胶乳中矿质养分的流失量大小顺序为:N>K>P>Mg>Ca;(2)与传统割胶相比,4种乙烯利刺激割制对PR107胶乳中矿质养分的流失量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加速了橡胶树养分的流失,其中N素增加了1.01~1.26倍,P素增加了1.19~1.53,K素增加了1.26~1.58倍,Ca素增加了0.69~1.14倍,Mg素增加了1.02~1.51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或割胶频率的增加,每刀流失的养分数量呈下降趋势,但胶乳养分流失的总量却增加。(3)胶乳养分流失量与外界因素的直线回归方程达显著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用于预测胶乳养分的流失量。


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的药物敏感性测定
《农药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5种杀菌剂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测定。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6%戊唑醇ME、25%丙环唑EC、25%咪鲜胺EW、25%戊唑醇EC和25%苯醚甲环唑EC对香蕉弯孢霉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25%咪鲜胺EW和25%苯醚甲环唑EC的抑菌效果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