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农业科研单位实现自身种子产业化途径的探讨

种子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分析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科研单位在新品种转化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研体制的改革,提出农业科研单位搞好自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种子产业化发展,所应具备的几种途径,并对此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种子产业化 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玉米主要种质的改良与杂优模式的利用

玉米科学 1999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用种质的分析,发现我国玉米种质主要集中在四大杂优群,利用的主要模式有5种。重点讨论了各玉米区主要杂优群和杂优模式的选择、改良与利用等问题,并根据各地成功的经验和自己的育种实践,对其与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结合利用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玉米;种质改良;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选择;改良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摘要:采用人工发酵法研究了氧气条件对发酵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氧条件下发酵烟叶的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总氨基酸、淀粉、多酚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大于无氧条件下发酵的烟叶。这说明发酵过程中氧气条件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降解和转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实际烟叶发酵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氧气条件,以促进烟叶品质的转化。

关键词: 烤烟;发酵;氧气条件;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的促进对策探讨

农业科技管理 1999

摘要:结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工作的实践,文章在如何活跃和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科技外事工作,如何使农业科研工作从中充分受益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国际合作 交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芝麻4个播期7个生育时期打顶的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5年17点次4个播期7个生育时期打顶研究结果表明,各播期接近空梢尖形成始期打顶处理的产量均最高,增产9.8%~17.6%。归纳了打顶的“三个同步”生育规律,提出了推算最佳打顶期公式。适期打顶优化了冠层结构与生育进程,改善了植株的生育性状及产量要素结构,促使了总生物学产量的增加与经济系数的提高,并使籽实饱满、秕粒减少、色泽纯正、商品品位提高1~2个等级。72点次示范增产15.7%。

关键词: 芝麻,空梢尖,形成始期,打顶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探讨

科学管理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框架———政府启动战略、主体到位战略、人才为本战略、功能耦合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和分类发展战略。

关键词: 科技创新,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

科技进步与对策 199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框架———政府启动战略、主体到位战略、人才为本战略、功能耦合战略、持续发展战略和分类发展战略。

关键词: 科技创新;农业;战略;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配合力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细胞质效应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N设计,研究不育基因在15个杂种F1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F1性状的基因效应比较复杂,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母体效应和剩余共同决定的,其中植株高度和芥酸含量的遗传简单,分别由母体效应和加性效应决定。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这两个性状的遗传最复杂,是由加性、显性、母体、上位性和超显性等效应共同决定的。在相同的核背景下,384A、217A两种不育胞质对产量性状如一次分枝角果数、全株总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病毒病和菌核病的抗性则因细胞质、细胞核的不同而异。

关键词: 双低油菜,高配合力,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细胞质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技创新模型及分析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农业科技创新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双规三力互动模型。

关键词: 科技创新;农业;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黄瓜2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19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