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8346条记录
煤粉尘添加量与温度对山西省两种土壤碳释放规律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试验,观测不同温度和不同煤粉尘用量条件下山西省电厂土和焦化厂土两种土壤的碳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室温(16~23℃)和25℃恒温下,培养前期(4~9 d)土壤CO2的释放量均为最大,且25℃恒温培养土壤CO2的释放量是室温条件下的2倍左右。随煤粉尘添加量的增加,土壤CO2的释放量显著增加,且土壤活性有机质相应增加,添加高量煤粉尘土壤CO2的释放量最高达57.5 mg.kg-1.d-1,两种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增幅为0.3~3.8 g.kg-1。不同温度和不同煤粉尘用量条件下电厂土释放的CO2均高于焦化厂土,可能是电厂土含有较高的有机碳和较低的黏粒所致。由此可知,温度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添加煤粉尘的量,土壤理化性质也是原因之一。本研究表明,煤粉尘的降落一方面增加了土壤CO2的释放,另一方面增加了土壤碳库。

关键词: 煤粉尘 土壤有机碳 CO2释放 土壤活性有机质 山西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耐密多抗玉米新品种忻黄单85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忻黄单8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3年以自选系B118为母本,178-1为父本组配的玉米单交种。2006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复播区预试,2007-2008年参加山西省南部复播区区试和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各级试验表明,该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耐密植、品质好,有广泛的适应性。通过几年的种植密度试验和推广示范,总结出忻黄单85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忻黄单85 玉米 选育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扁豆新品种晋扁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晋扁豆1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小扁豆新品种,是山西省审定的首个小扁豆品种。文章总结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晋扁豆1号 小扁豆 新品种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11

摘要:以晋稻8号为材料,在基肥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不同的栽插密度和施氮量对晋稻8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时,栽插密度加大,成穗率、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及碾米品质的各项指标都呈明显下降,产量在栽插密度为16 660丛/667 m2时最高,说明足够的有效穗是保证晋稻8号具有较高产量的前提;在栽插密度相同时,增加施氮量,可有效提高晋稻8号的产量,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总粒、碾米品质等也明显提高,但结实率下降。晋稻8号在施氮量为14 kg/667 m2、栽插密度为16 666丛/667 m2时产量最高,田间生长情况及稻米品质也较好。

关键词: 施氮量 栽插密度 产量 品质 晋稻8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通过氮磷钾配合施用试验,观察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的马铃薯增产效果最好,其中,N120P67.5K210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氮素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在施氮肥的基础上,磷、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马铃薯 氮肥 磷肥 钾肥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进入"十一五"以来,山西省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小康建设,实现国民经济全面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载体,县域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是,其内部结构和县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在中部6省中步伐缓慢,是该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该文运用灰评估方法对山西县域经济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县域经济对资源及能源工业的依存度较大,表现为二、三、一产业结构特点,第一产业发展不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关键词: 山西 县域经济 灰评估 产业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一五”我国普通玉米品质现状与分析

农业科技通讯 2011

摘要:通过对2006-2010年国审品种品质的分析和对比,初步探明"十一五"期间普通玉米的品质指标没有根本性的改善。总体来看,粗脂肪表现有下降势头,粗淀粉、容重的表现也有微小的下降,粗蛋白则表现有升有降。充分说明品质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主要由遗传基因所控制的,要想提高某一品质的指标,必须加强专用型玉米选育。

关键词: 普通玉米 品质 现状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应县中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陕西农业科学 2011

摘要:为帮助农民进行种植业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9年在应县种植中早熟马铃薯复种大白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量每公顷24 300 kg,收入36 900元;大白菜产量102 000 kg,收入40 800元,总收入77 700元/hm2。

关键词: 马铃薯 复种 大白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1

摘要:论述了搭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的总体思路,探讨了平台搭建的技术要求与框架实现,介绍了服务平台的特点,展望了农业科技服务平台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农业科技信息 服务平台 总体思路 模式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丹草生长动态及收割期的研究

草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高丹草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生长速度、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旱作条件下,高丹草株高、生长速度、产草量及茎/叶变化动态符合Logistic模型,苗期生长缓慢,拔节期生长最快,拔节期过后生长速度减缓,表明拔节期是营养体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干/鲜及营养物质变化符合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分蘖期到孕穗期粗蛋白质(CP)、粗灰分(CA)含量逐渐降低,干草产量、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总能(GE)、消化能(DE)、代谢能(ME)、可消化养分总量(TDN)逐渐增加,粗脂肪(EF)和氢氰酸(HCN)变化趋势不明显。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于拔节末期和孕穗期达到高峰,拔节期鲜草、CP、CA、EF、CF、NFE、TDN产量分别为121.7t/hm2、1.915t/hm2、1.956t/hm2、0.271t/hm2、7.749t/hm2、10.75t/hm2、13 358MJ/hm2;孕穗期干草、CP、CA、EF、CF、NFE、TDN产量分别为31.1t/hm2、1.920t/hm2、2.126t/hm2、0.348t/hm2、9.070t/hm2、15.51t/hm2、17 383MJ/hm2。综合分析表明,高丹草作为青饲料利用时,拔节末期收割效果最佳,加工调制青贮饲料或干草时抽穗期收割,可同时获得较高的干物质产量和营养价值。

关键词: 高丹草 生长动态 收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