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与企业薪酬管理浅议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农业弱势地位的改变,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科技开发工作边缘化的趋势日趋明显。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开发中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薪酬制度,促进科技开发事业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合理的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凤冈县田坝村为例
《贵州茶叶 》 2010
摘要:研究茶叶质量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为维持茶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依据。通过实地调查和野外取样分析,分析田坝村茶叶产业质量安全生产的现状、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壤PH4.0~6.5,土壤有害重金属铅、镉、铜、汞和砷的含量都在无公害茶园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范围内;茶叶重金属、农残符合无公害茶叶标准;坚持茶叶质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应。实施茶叶质量安全生产,是维持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LO型百合杂种后代的RAPD分析
《西部林业科学 》 2010
摘要:以麝香百合系的"新铁炮"品种为母本、东方百合系的"帝伯"品种为父本,通过离体受精和胚挽救技术培育出LO型百合杂种植株LO-1,LO-2。对其进行了RAPD鉴定。结果表明:从25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个扩增效果较好的引物,3个引物扩增的结果表明,2个杂种后代都具有父本和母本的特征条带,并且分别具有各自的特征条带,说明杂种后代LO-1和LO-2均来自2个不同株系,是其母本与父本的杂交种。


贵州省迟熟杂交水稻新品种分析评价与展望
《种子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迟熟水稻杂交种选育一直是贵州省水稻育种工作的重点,生产上中迟熟生态区应用的品种也较多。以代表贵州省最新育种水平的2007~2008两年区试迟熟组各育种单位选育参试新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采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1.0和高稳系数(HSC)分析法对产量和主要性状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并对参试品种水平予以分析评价,提供迟熟水稻新品种市场信息,推荐未来生产主导品种或接替品种,并对其应用前景予以展望。
关键词: 水稻杂交种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 主导品种 展望


贵州茶园施用农药品种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调查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 2010
摘要:通过实地走访及问卷调查,对贵州省8个主产茶县市的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找出茶叶农药残留的成因及降低农药残留的对策。结果表明:8个主产茶县市茶园农药市售及茶农使用的大体情况为:(1)10家农药销售店,茶园农药共计化学农药29种,微生物农药2种,植物源农药0种;(2)一些生态茶园多的茶区和经常举行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的茶区,农药使用次数较其他茶区少;(3)80%的茶农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的是防治效果。据分析,农药残留的原因主要有:(1)农药品种单一,销售人员、茶农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2)茶农缺乏茶叶质量安全常识,参与农药使用技术培训少;(3)茶农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方式较为科学,但也存在着不适时、不对症用药等问题。相应地,可采取3个对策降低农药残留:(1)加强农药管理,增加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的销售和使用;(2)加强茶农茶叶质量安全生产培训;(3)提高茶农文化水平,引导茶农科学用药。


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通过等离子体对番茄种子处理,观测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变化,从而找到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以及抗病性的等离子体最佳电压范围。[方法]利用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番茄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不同电压(4 760~6 800 V)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番茄种子后对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后对番茄植株生物性状的影响效果不同,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单果重(>80 g)、果长(≥5.2 cm)、果粗(≥5.5 cm)均比对照(CK)有明显提高。处理后的番茄抗病毒病除第6组和第7组与对照CK发病率相同外,其他组的病毒发病率均为2.08%。等离子体处理的7个组的总产量均比对照(CK)高,产量最高的前3位分别是第5组、第4组、第3组。总产量分别比CK提高26.56%、20.31%和16.55%。[结论]等离子体处理电压范围在5 440~6 120 V对番茄大多数指标效果较好,最好的是5 780 V和6 120 V处理。番茄总产量和抗病性方差分析及回归预测与试验数据基本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