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析“农技电波入户”在河北省农技推广中取得的主要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管理 》 2005
摘要:“农技电波入户”是利用电视网络覆盖面广、传 播速度快、直观易学的特点进行指导农业生产、推广 农业科技、传达农业政策、传播致富经验、交流市场 信息等服务项目,是新形势下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的 一种有效形式。河北省是最早组织开展“农技电波入 户”的省份。“农技电波入户”以县级为重点,县农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米谷子新品系——S80
《农业科技与信息 》 2005
摘要:S80系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最新培育出的谷子品系,2001年第四届全国优质米评选会上被评为一级优质米。2002-2004年在华北中北部旱地种植,普遍表现抗旱、耐瘠和高产,尤其米香宜人柔软可口的米质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1品种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0天,夏播生育期84天,株高112厘米,穗长18-23厘米,纺锤齐头型穗,码较松散。抗旱、抗涝、耐瘠、抗病性强。旱地最高亩产可达380千克左右,适宜华北地区旱地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通过基因枪和农杆菌介导用BADH基因转化小麦(英文)
《华北农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盐碱是一种严重障碍作物生产的环境因子,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是一种重要的可赋予植物渗透调节抗性的基因。本研究用基因枪法及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导入了BADH基因。用PDS-1000/HE基因枪轰击2 933块幼胚愈伤组织,分化出了45株再生植株,分化率为1.53%。PCR分析表明,其中的5株为BADH基因转化植株。用PPT涂抹其叶片,进一步证实了PCR的结果。以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1 968块愈伤,仅再生出了5株绿苗,PCR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对其转化愈伤组织的PCR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在受体细胞中实现了整合。以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用农杆菌介导转化2 933块愈伤,共再生出了21株绿苗。对其进行PCR检测,仅有5株为BADH基因转化植株。转化处理过的幼胚愈伤组织的绿苗再生率(0.72%)高于成熟胚愈伤(0.25%)。与对照相比,所有的转化植株均能够在0.5%NaCl(w/w)条件下正常生长,表明外源BADH基因已经整合并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