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李矮缩病毒RT-PCR方法建立及检测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感病和健康指示植物GF305的总RNA为模板,进行cDNA的合成和PCR扩增,结果从感病材料中扩增出与预期的172bp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而健康的材料无此扩增产物。对此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进一步佐证了RT-PCR检测结果。经过多次试验验证该检测体系,都可得到很好的重演性,从而建立了李矮缩病毒快速、灵敏、准确的RT-PCR检测技术,并进行了实际应用。
关键词: 李矮缩病毒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克隆与测序
澳大利亚果树栽培经验
《河北果树 》 2005
摘要:2004年11月至2005年1月到澳大利亚探亲小住,参观了阿德来得果产区。阿德来得是澳大利亚主要果产区,气温相当于我国的长江流域,但年降水量仅500~600mm,且多集中在秋冬季,春夏季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果树种类有葡萄、苹果、梨、杏、李、樱桃、桃、无花果、栗、核桃等落叶果树和柑桔、柠檬等常绿树种。葡萄栽培面积最大,酒葡萄产量居该国之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红侧沟茧蜂滞育诱导和滞育茧的冷藏
《昆虫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mediator(Haliday)是夜蛾科害虫低龄幼虫的重要寄生蜂。田间实验表明,在冀中地区秋季田间条件下,当日平均气温为21.5℃、日平均光照时间为12h33min时,少数个体进入滞育;当气温降至17.9℃以下、日光照时间缩短到11h45min以下时,全部个体进入滞育。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17~26℃、光照时间10~14h范围内,随着温度的降低和光照时间的缩短,滞育率明显提高。高温能抵消短光照对滞育诱导的影响,在26℃下,短光照不能诱导滞育。因此,低温和短光照是诱导该种天敌昆虫滞育的主要因子。中红侧沟茧蜂感受滞育信号的敏感期为低龄幼虫期,以预蛹(茧)进入滞育。低龄幼虫感受滞育信号以后,需要在滞育环境中发育到老熟幼虫才能全部进入滞育。将室内诱导的滞育茧在4℃左右环境条件下冷藏240天,成蜂的羽化率和寄生能力与没有冷藏的非滞育茧差异不显著;冷藏300天,滞育茧仍有81.4%可以正常羽化。本项研究结果为中红侧沟茧蜂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中红侧沟茧蜂 滞育诱导 光周期 温度 滞育茧 冷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