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凤蝶兰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植物名称凤蝶兰[Papilionanthe teres(Roxb.) Schltr.]。2材料类别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MS:(2)MS+ 0.1%活性炭:(3)MS+椰子水100mL·L~(-1)(单位下同);(4)1/2MS:(5)1/2MS+0.1%活性炭;(6)1/2 MS+椰子水100:(7)1/2MS+0.2mg·L~(-1)NAA。以上培养基均添加7g·L~(-1)琼脂粉和30g·L~(-1)蔗糖,pH 5.8,在121℃下高压灭菌20min。培养温度为(25+2)℃,光照12h·d~(-1),光照度50μmol·m~(-2)·s~(-1)。


‘爱文’芒果成熟阶段的蔗糖代谢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芒果(Mangifera indica L.)品种‘爱文’取自本所芒果园。于盛花期(3月8日)选择生长发育良好,长势、花期一致的树,从绿熟期(6月12日)开始取样,每4d取样1次,并于6月28日(商熟期)采摘的果实放在室温(35℃)下进行后熟试验。每次取大小一致的果实,以蒸馏水清洗后,


香蕉黑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的PCR检测
《植物病理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香蕉黑腐病菌可可球二孢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与其它香蕉病原真菌核糖体基因转录间隔区(rDNA-ITS)ITS1和ITS2间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引物Bth-S(5′-TCTCCCACCCTTTGTGAAC-3′)和Bth-A(5′-AAAAGT-TCAGAAGGTTCGTC-3′),利用此引物对包括可可球二孢菌在内的21个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只有4个可可球二孢菌菌株扩增到422bp特异带,其它17个菌株无扩增产物。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此特异引物能对1pg的可可球二孢菌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自然感染黑腐病的香蕉果实组织和接种可可球二孢菌或多种香蕉病原真菌混合接种的果实组织进行检测,Bth-S和Bth-A引物对不仅能够在自然感染黑腐病果实组织中特异检测到可可球二孢菌,而且能在未显症和发病的接菌香蕉果实组织中特异检测得到可可球二孢菌。这为香蕉可可球二孢菌潜伏侵染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 香蕉黑腐病 可可球二孢菌 基因转录间隔区 PCR检测


国外原生态椰子油的加工方法及功能性质
《食品工业科技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原生态椰子油是国外市场上最新出现的一种功能性产品,由于其特殊的加工方法,具有比椰子油更加优越的功能性质,目前在国外的应用比较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国外原生态椰子油的加工方法及功能性质。


海南发展设施园艺的现状及适宜类型探讨
《长江蔬菜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1海南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海南省为我国第二大热带岛屿,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温室,占全国热带地区总面积的42.5%,发展反季节


壳聚糖涂膜对"台农1号"丰亡果保鲜效果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壳聚糖(chitosan)是α氨基-D-葡胺糖,由甲壳素通过脱乙酰制得.壳聚糖以无毒、成膜好、抗菌性能广等特点,在果蔬保鲜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壳聚糖可在果蔬表面形成一层薄膜来调节果蔬采后的生理代谢并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壳聚糖对杨梅、番木瓜、草莓、苹果、桃、梨、猕猴桃、龙眼、黄瓜、青椒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保鲜作用.笔者进行了在常温下壳聚糖涂膜对丰亡果的保鲜效果试验,旨在为壳聚糖应用于果蔬采后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壳聚糖涂膜 保鲜效果试验 台农1号 果蔬保鲜 采后保鲜 抗菌性能 抑制作用 生理代谢


乐果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的影响
《生态环境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成为评价农药对土壤生态安全的一个重要指标。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乐果在3种不同质量分数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以及土壤中占优势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真菌种群受抑制最大,放线菌次之,细菌最小。在供试质量分数下,该杀虫剂对土壤细菌种群数量的影响较复杂,没有明显规律;对土壤真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均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药剂质量分数的提高和加药时间的延长抑制趋势越明显。因此,可以选择真菌和放线菌作为土壤受乐果污染的敏感指示菌。结果同时表明,50~500mg·kg-1的乐果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速率,而5000mg·kg-1的乐果在加药后2~5d明显抑制其生长速率,加药后6~7d,又恢复到正常水平;3种不同质量分数的乐果在加药后2~7d对真菌和放线菌的生长速率均表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药剂质量分数的提高而逐渐增强,但随加药时间的延长又逐渐恢复。


极具开发潜力的热带干果果树资源—苹婆
《中国种业 》 2007 北大核心
摘要: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为梧桐科苹婆属常绿乔木,又名频婆、凤眼果、七姐果、潘安果,广东亦称富贵子,闽南旧称枇杷果,多为零星种植,规模的商业栽培尚不多,种子可食用,味如板栗,常用于菜肴,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具有开发潜力的热带干果果树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