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30条记录
集约化猪场仔猪伪狂犬病的诊断

中国兽医杂志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1992年3月至1993年4月,湖南长沙、湘阴和益阳地区的3个种猪场暴发流行一种以神经症状为主的疾病,致死率达90%以上,作者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诊断,经实验室确诊为猪伪狂犬病(PR),报告如下。一、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 1992年3月,8月和1993年4月,长沙、湘阴和益阳地区的3个种猪场陆续发生仔猪发病死亡,共有500多头发病,死亡470头,发病率为25~55%,病死率为94%。最小的3日龄,最大50日龄,以10~20日龄发病率最高。病程平均4~5天,长可达1周,最短则为1~2天,患病仔猪体温40.0~41.6℃,持续高温,至濒死期体温才下隆,精神沉郁,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某鸭场黄曲霉毒素中毒的调查与诊断

中国兽医杂志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六十年代后国内有多篇关于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报道。但有关生产场的流行病学及病变不多,上海郊区某鸭场在1994年下半年至1995年春几个月的时间内,种鸭产蛋下降,肉鸭存活率低下,生产几乎陷于停止。经凋查、试验和分析确诊了该病,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 1.种鸭产蛋下降:该场1994年上半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上海地区甜椒病毒病种类及其为害

上海农业学报 1996

摘要:从3~7月份对上海地区甜椒病毒病进行了田间症状调查和实验室电子显微镜观察及简易二重扩散试验测定,结果表明甜椒病毒病是在定植前受到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甜椒株系(TMV-P)感染所致,在植株生育期中,CMV和TMV-P的感染程度扩大,到收获后期(7月上旬)其感染率超过50%。而采用无病种子和设置防虫网的,则感染率较低。本文分析了病毒病发生的原因和病毒病防治的几个对策。

关键词: 甜椒;感染;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甜椒株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细小病毒(PPV)_(S-1)A株弱毒疫苗接种豚鼠的抗体反应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三批PPVs-1A弱毒苗接种豚鼠20只,接种后一周开始产生抗体反应,第五周全部出现抗体反应。HI抗体持续时间至少10个月。弱毒苗分A、B两组接种HI阴性豚鼠共8只,接种HI阴性猪共4只。猪在免疫后一周HI全部阳性,一个月平均HI价1024;豚鼠免疫后四周全部阳性,35天平均HI价395,豚鼠与猪阳性率相符。弱毒苗在4℃保存11个月,-20℃14个月后接种豚鼠,全部产生抗体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昌鸭白羽系三系配套组合的生产性能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摘要:本试验采用了三元杂交配套模式(即M♂×J♀→MJ♀×F♂→GMJ),以亲本M、J为对照,测定了单杂交母本MJ的繁殖性能,研究杂交鸭GMJ、GM、GJ和亲本G、M、J六个组合在放牧补饲和合饲方式下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MJ40周产蛋量为203.7个,比J(147.2个)提高56.5个,MJ为全年产蛋,无季节性.舍饲7周龄,GMJ重2726.5g.比J提高全净膛重34.5%,胸肌63.9%,腿肌23.0%.杂交显著提高了建白羽系的生长速度和产肉量,改变了J胸肌薄弱的缺点.

关键词: 鸭[49ME] 三元杂交 饲养方式 繁殖[49MB] 产肉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种质资源主要园艺学性状的评价

上海农学院学报 1996

摘要:通过对不同起源分类的西瓜种质资源的大田试种,并对其生育期、果实性状和产量结构的测定和部分F1代性状的遗传分析,获得了部分优良地方品种资源的主要生物学和遗传学特性的资料,特别是通过对西瓜种质资源的室内苗期抗性人工接种鉴定和温室成株期的强化筛选,获得了一批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抗性材料,为下一步的西瓜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西瓜,种质资料,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正交设计在石刁柏组织培养试验中的应用

上海农业学报 1996

摘要: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诱导石刁柏愈伤组织的生长素与激动素的比例,胚性愈伤组织的转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NAA:BA为2:1(2)BA的起始量为1mg·L-1;(3)AgNO3和3种氨基酸(Asn+GlnandPro)对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氨基酸;石刁柏;愈伤组织;正交设计;植物激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效预防鸡马立克氏病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鸡马立克氏病(MD)是鸡的主要传染病,鸡群罹患该病使饲养者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特征是淋巴细胞浸润和增长,在临床上表现为内脏型、神经型、眼型和皮肤型。MD病毒(MDV)属于B群疱疾病毒,具有很强的细胞结合特性,有三个血清型:MDV强毒及其致弱毒株为血清Ⅰ型;无致病力的自然无毒株为血清Ⅱ型;用作MD疫苗的火鸡疱疾病毒(HVT)则是该群疤疹病毒的血清Ⅲ型。1.疫病危害性马立克氏病毒传播途径多,危害严重。病鸡或阴性感染鸡可以长期带毒和排毒,它们的羽毛囊上皮细胞可复制具有感染力的完全病毒。这种完全病毒对外界有极强的抵抗力。病毒随皮屑和脱落的羽毛污染垫料、粪便、尘垢和空气等,并能在室温下存活4~6个月。病毒通过空气经呼吸道感染。健康鸡与病鸡直接接触,也能受到感染。在集约化、密集型饲养的地区,长年没有对该病采取有效地消毒和控制措施,则病毒在鸡群中不断地传代增强而形成超强毒,造成难以预防和控制的局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转基因实验小鼠的饲养管理及如何提高其繁殖率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199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哺乳类实验动物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被研究最多、最细,质量控制最严格的动物当属小鼠.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有其独特的优越性:性成熟早、产仔多、繁殖快、体型小、便于管理、价格低.在转基因动物实验中,在小鼠上施行转基因的难度比大家畜低,能提供较多的受精卵,同时能把握住早期胚胎的发育时序,原核可见度高.因此,它广泛地应用于转基因技术实验中.一般来说,BALB/C、C57、ICR等几种品系均可应用于转基因实验,但因ICR鼠价格便宜、母性好,且是国际标准型,故多用ICR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上海农业学报 1996

摘要:从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基成分、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及原生质体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近10年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