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适应性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在冷凉地区引种高丹草及研究暖季性牧草的抗寒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种植试验研究了高丹草在贵州中部台地的物候期、产量及生长表现。[结果]麦坪基地种植高丹草的全生长期为144d,播种后10d内的出苗率为96%。幼苗从分蘖期进入快速生长期,抽穗到开花的时间较长,结实期较长。试验总产量为7523.80g/m2。在整个测产过程中产量变化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第2次到第3次和第3次到第4次产量测定时,产量迅速下降,降幅分别达595.78和795.95g/m2。除10月以外,各月份测定的株高都高于100cm,10月测定的株高高于90cm。在7~9月株高变化不明显,9~10月株高下降明显。7~8月茎叶比大于2.00,9~10月茎叶比小于2.00。7~8月茎叶比变化不明显,8~10月茎叶比下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在贵州中部台地引种高丹草提供了理论指导。


水果型甘蔗黔糖3号秋植技术
《中国种业 》 2010
摘要:水果型甘蔗是指人们可以作水果直接消费的甘蔗。黔糖3号是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华南56/12×CO419为亲本,通过实生苗培育、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品种审定等新品种选育程序育成的优良水果型甘蔗品种。属中大茎种,平均株高242.7cm,茎径2.89cm;蔗茎露光部分深紫色,遮光部分黄绿色;茎圆,基部节无须根,实心,直立;节间微弯,节长10cm以


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调查及其保护策略
《贵州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贵州艾纳香资源现状及资源变迁情况,对贵州红水河地区艾纳香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和走访调查,结果表明,艾纳香的生态类型有3类:中海拔裸露干地型、低海拔裸露半干地型、河谷河滩型生境;生境特征有3种类型:低海拔山坡草丛、灌木生境、公路迹地砂砾生境、低海拔河谷半湿地生境。并对艾纳香的市场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艾纳香资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特色高油作物火麻引种试种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火麻(Cannabis stativa L.)生长发育规律及产量表现。[方法]2007~2009年,收集和引进3个火麻品种(广西巴马种、云南种和兴义种)在贵州兴义和望谟进行品比和栽培技术研究及适应性观察。[结果]巴马种生长旺盛,植物粗大,分枝密,比云南种和兴义种生长表现都好;巴马种产量最高,其次是兴义种,最后是云南种,且3个品种间在0.01水平上有差异;3个品种种植密度为150㎝×150㎝时产量均最高,其次为150cm×180cm,最后为150cm×120cm,且3个密度间在0.01水平上有差异;品种与种植密度交互作用,同样在0.01水平上有差异,因此以巴马种种植密度为150cm×150cm为最佳。[结论]在贵州省南、北盘江,红水河、赤水河、舞阳河流域的黔西南州、黔南州、安顺、黔东南州等的低热河谷地带,年均温在19℃以上,海拔在550~1400m,降雨量1000~1500mm,年日照时数在1400h以上,无霜期在350d以上或基本无霜的地方均能进行种植并能正常开花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