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植物区系分析在湛江城市园林植物规划中的应用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城市植被的组成特征是确定城市绿化性质和特色的科学依据。通过对湛江市城市植被进行植物区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以热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各类热带分布属共449属,占总属数的81.49%。城市园林植物种的来源多样化,以热带亚洲分布类型最多。从而提出湛江市城市绿化特色应定位于营造热带园林,城市园林植物的规划方向应以热带植物为主。

关键词: 植物区系分析 园林植物 热带成分 湛江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 HN1)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高效表达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几丁质酶是昆虫病原真菌金龟子绿僵菌致病力的主要因子之一。用RT-PCR方法,从分离筛选到的高毒力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伽HN1中,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全长,此基因全长为1275bp,登录号为DQ011865,经Blastn分析此基因序列与M.anisopliae E6的chi1基因(AFD2749)同源率为96%。以pET-22b(+)为基础载体,构建pET-chi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BL 21中进行表达。经SDS-PAGE分析,获得了42kDa大小的重组目的蛋白,目的蛋白占表达总蛋白含量的63.3%。菌体经冷冻与超声波破碎后,按DNS法可测得几丁质酶的活性。

关键词: 金龟子绿僵菌 几丁质酶基因 大肠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选育种研究回顾与应用展望

中国南方果树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柳杉苗木综合营养诊断研究 Ⅱ.田间DRIS指数法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N、P、K三元二次旋转回归施肥设计,建立三元二次旋转回归产量模型,将1年生柳杉苗木按现实生物量的差异,划分2种不同的产量类型,同时结合室内养分含量分析,建立柳杉苗期DR IS指数诊断体系.结果表明,配比施肥对田间柳杉苗木的生物量积累有很大影响,柳杉苗木产量最优解为8.88 g.株-1,对应最佳施肥配方为氮、磷、钾施肥量(养分量)为94.60,44.48,57.50 kg.hm-2.DR IS指数分析表明柳杉苗期对氮、磷、钾各营养元素的需要次序和程度,结果不受柳杉苗龄、叶位的限制.

关键词: 柳杉 苗木 营养诊断 DRIS 指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苦瓜新品种‘热研一号’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热研一号’油绿苦瓜是针对我国热带、亚热带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育成的一代杂种,果实长圆锥形,果肩平整,单果质量400~500g,果长28~32cm,横径5·8~6·5cm,果肉厚1·4cm。果实深绿色,有光泽,瓜瘤粗壮,瓜形美观。耐热,高抗白粉病,较抗疫病、枯萎病。产量52·5t/hm2。

关键词: 苦瓜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植物系统锌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土壤—植物系统锌污染的研究态势,包括锌胁迫下土壤生态系统的响应、锌的土壤行为、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尤其是植物修复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以推动锌污染土壤治理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锌污染 生物修复 超积累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枣盆栽技术

中国南方果树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的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5%(w/v)几丁质粉末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诱导性最强;pH值在5.0~7.0的范围内酶活力最稳定,pH值为4.0时,酶活力最低;金属离子Mn2+和Cu2+对爪哇正青霉Q-5产几丁质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Fe3+和Ca2+则完全抑制几丁质酶的活性;以蛋白胨为氮源时,酶的活力最高可达24 U;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能显著提高几丁质酶活性。

关键词: 单因素 爪哇正青霉 几丁质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6种中草药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为供试菌种,中草药提取物样品供试质量浓度为0.01g/ml,用生长速率法对126种中草药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16种提取物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达86.99%。将这16种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物稀释200倍进一步测试,有7种提取物抑菌作用大于50%。供试的126种中草药提取物中有23种提取物对立枯丝核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菌作用大于50%,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达到100%。二次筛选后仍有8种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大于60%,其中鸡冠花提取物的抑菌率仍为100%。

关键词: 中草药提取物 禾谷镰刀菌 立枯丝核菌 抑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度和寄主密度对雅脊金小蜂寄生和刺死米象幼虫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雅脊金小蜂Theocolaxelegans在6个不同温度梯度下对米象Sitophilusoryzae幼虫的寄生和取食能力,评价了雅脊金小蜂对米象的控制效果。雅脊金小蜂寄生米象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17℃~29℃的温度范围内,寄生蜂的寄主处理时间与温度成反比,从0.333天(17℃)到0.063天(29℃)。寄主搜索率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17℃时最低(0.083头天),26℃时最高(1.521头天);当温度升高到29℃,寄主搜索率略有下降;但当温度升高到32℃,寄主搜索率明显下降。温度调节的功能反应模型表明,在26℃~29℃的温度范围内,寄生率较高。所以,在26℃~29℃时,雅脊金小蜂对米象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雅脊金小蜂 米象 温度 生物防治 功能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