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区域的优先性
《植物生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科是显花植物中的一个大类群,世界约有800属25000种,全世界所有野生兰科植物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范围,是植物保护中的“旗舰”类群。中国是野生兰科植物最重要的多样性中心之一,约有171属1247种。作为中国的典型热带地区,海南岛具有丰富的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该文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资源信息,以海南岛19个行政县为基本分布区,构建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数据库,采用特有性简约分析(Parsimonyanalysisofendemicity)和互补分析(Complementarityanalysis)两种方法,探讨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最低保护区组合和区域保护优先序问题。结果表明:海南岛约分布有野生兰科植物77属202种(30个中国特有种),其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基于物种相似性,两个区域被建议作为优先保护区域:一个是以保亭、三亚和陵水为代表的区域,另一个区域以昌江和乐东为代表;基于互补性原理,最低保护区组合为10个分布区,按照其保护优先序依次排列为保亭、三亚、五指山、陵水、白沙、乐东、琼中、东方、昌江和琼山等地,其中陵水、保亭、琼中、乐东、三亚和五指山等6个分布区就包含了30个特有科在内。我们认为,基于海南岛野生兰科植物建立优先保护区域,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优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合理、科学和高效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 特有性简约分析 互补分析 最低保护区组合 优先地区 生物多样性 保护


山楂果实发育期矿质元素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关系
《果树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黄面楂、上口、左伏3号、星石榴、甜水5个山楂品种为试材,研究山楂果皮色泽形成与自身矿质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先上升后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持续下降,花青素含量除大黄面楂外,在果实着色期迅速上升。上口、左伏3号、大黄面楂N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和星石榴呈乘幂函数曲线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和大黄面楂Ca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3个品种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左伏3号、大黄面楂Fe含量与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甜水、星石榴、上口呈乘幂函数曲线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各个品种K元素含量和果皮花青素含量相关性均不显著。
轮状病毒外壳抗原蛋白VP4基因转化苎麻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套叠PCR技术对轮状病毒外壳抗原蛋白VP4基因进行了定点突变,将改造后的基因插入pBI12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在设计PCR引物时,引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具有的克隆位点BamH I和Sac I,利用BamH I和Sac I切除pBI121上的GUS基因并使载体质粒线性化,用同样的2种酶消化pTVP4克隆载体获得VP4基因片段,使之形成与线性化pBI121质粒相同的粘性末端。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线性化pBI121质粒和酶切后的VP4基因片段连接成新的重组质粒pBI121/VP4,通过直接转化法转化到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efaciens)EHA105菌株中,获得农杆菌工程菌株。采用叶盘转化法转化苎麻(Boehmeria.nivea L.Guad)栽培品种圆叶青,以卡那霉素抗性作为转化植株的筛选标记获得抗性植株。经PCR、PCR Southernblot分析表明,初步获得了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的转基因苎麻植株。


甘蔗叶粉碎还田机械研究现状与分析
《农业机械 》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我国每年收获后遗弃在地的甘蔗叶、甘蔗梢约达19万t。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后续作业。近几年我国对甘蔗叶粉碎还田技术日渐重视,一些大学、研究院、农垦局、研究所以及农场和个人先后进行了甘蔗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的研究与试制,但都存在一些技术问题,限制了推广应用。因此,了解我国甘蔗叶粉碎还田机械的研究现状,对研究和促进我国甘蔗叶粉碎还田机械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砖红壤区橡胶林地土壤硝化作用研究初报
《土壤通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尿素为氮源,采用土壤好气培养试验,研究了砖红壤区橡胶林短期内不同培肥方式下土壤硝化作用特征。结果表明,尿素加入胶园土壤后即迅速水解,加入橡胶树行间未经培肥区土壤(a)中4天水解99.0%,生成的铵态氮14天后开始较强的硝化作用,最大硝化率为46.2%,培养63天后NH4+-N含量仍保持在63.2 mg kg-1的较高水平;而尿素加入经有机无机肥培肥土壤(c)中1天水解99.8%,加入单用化肥培肥的土壤(b)中4天水解98.6%以上,水解生成的铵态氮培养至第4天即开始较强的硝化作用,14天基本硝化完全,最大硝化率都在99%以上,使得培肥区土壤中的无机氮主要以硝态氮形式存在。


光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养殖水池进行了光照处理系统对养殖废水净化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处理系统对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高,几种污染物NO3-N、NO2-N、Amm-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73%、57.74%、80.07%、49.87%、13.66%。该系统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系统出水水质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