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利用TAIL-PCR和RT-PCR技术克隆云芝植酸酶基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采绒革盖菌(Coriolus versicolor,常被称为杂色云芝)中筛选到产植酸酶基因.根据植酸酶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P1、P2,从云芝中分离克隆植酸酶基因的片段.再在分离到的已知序列的5′端和3′端设计嵌套的特异引物SP1、SP2、SP3和SP1′、SP2′、SP3′,利用TAIL-PCR技术进行分离已知序列的侧翼序列.结合Blastn、ORF和Primer5.0软件,在侧翼序列上设计特异引物P3、P4,最终从云芝中分离克隆到全长的植酸酶基因B4.再在B4序列的基础上设计引物phyP rt1、phyP rt2,利用这两个引物通过RT-PCR技术从云芝中克隆到全长的植酸酶基因B5.通过分析,分离克隆到的植酸酶基因可能是新的基因.图4参12

关键词: 云芝 植酸酶 TAIL-PCR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中乙烯利残留量测定的新方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自身也可以产生乙烯利,以常规顶空色谱法测定的乙烯含量值较高.采用重氮甲烷衍生法气相色谱仪可以准确测定番茄中乙烯残留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7.6%~89.8%,变异系数为2.8%~7.5%,乙烯利的最小检出浓度为0.01 mg.kg-1.该方法较常规测定方法精确度明显提高,且灵敏度提高10倍.

关键词: 番茄 乙烯利 重氮甲烷 衍生化 气相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精的炮制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黄精合适的炮制方法,为黄精的炮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严格控制蒸、焖以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并对炮制过程中重量、颜色、品味的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炮制过程当中,根茎的重量减少77.3%左右时,其重量几乎不再减少,折干率为22.7%左右。结论经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的黄精从里到外乌黑发亮,质地柔软,有粘性,薄片者光亮透明,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浓烈,口感好,利于服用。

关键词: 黄精 炮制 冲刷法 改良重蒸法 黄精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方颜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二新种

动物分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记述采自云南及四川省的方颜叶蜂属Pachyprotasis两新种:郑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zhengiWeietZhong,sp.nov.和程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chenghanhuaiWeietZhong,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

关键词: 膜翅目 叶蜂科 方颜叶蜂属 新种 中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旅人蕉的离体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双T-DNA载体系统培育无选择标记转基因大豆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了161株转△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D6D)的T1代植株,初步筛选出只含有功能基因(D6D)而不含有筛选标记基因(bar)的转基因大豆植株9株,为获得富含γ-亚麻酸但不含选择标记基因的转基因大豆奠定了基础,并为转基因大豆的安全性种植提供了保障。同时对无标记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进行了叶片涂抹除草剂验证,探讨了叶片涂抹除草剂结合目的基因PCR检测筛选无选择标记转基因植株的可行性。

关键词: 双T-DNA 无标记基因 大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放线菌124092细胞毒活性和化学成分研究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MTT法对海洋放线菌124092正己烷提取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有一定的生长抑制活性。用硅胶真空柱层析法将正己烷提取物粗分为6个组分(Fr1~Fr6),细胞毒活性追踪显示Fr6组分为活性部分。为确定其中的活性成分,运用GC/MS对Fr6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成分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11·76%)、油酸(Oleic acid,12·16%)、亚油酸(Linoleic acid,14·77%)和乳杆(菌)酸(Lactobacillic acid,61·31%)。据文献报道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均对小鼠腹水瘤细胞具有细胞毒活性,亚油酸还对人肺腺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细胞毒活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棕榈科植物的种子与育苗

中国种业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棕榈科植物因独具热带景观特色,以及广泛的适应性与栽培的容易性,近年来为国内越来越多人引种并推广种植。目前国内批量引进的棕榈科植物种子有数十种。经过多年的探索,对引进种子的发芽特点与育苗方法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棕榈科植物的种子形态、发芽类型、种子的处理、播种与管理等情况,并结合我们几年来的引种育苗实践,对其中的一些棕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皇帝蕉薄片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果树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皇帝蕉试管苗茎段徒手切成厚约1mm的薄片,经无菌的0.5%柠檬酸溶液处理片刻后,接入各种培养基中。结果表明:(1)适度的暗培养预处理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合适暗培养天数为4d;(2)诱导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B5+2,4-D13.572μmol/L+IBA4.921μmol/L+NAA5.371μmol/L+KT13.94μmol/L+椰乳5%+PP3330.0001mg/L,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6.0%;(3)最佳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为:改良MS培养基+BA13.6831μmol/L+NAA0.537μmol/L,芽分化率达到87.0%;(4)诱导芽生根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0.492μmol/L(或+NAA0.537μmol/L),生根率达到100%。

关键词: 皇帝蕉 横切薄层 愈伤组织 再生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次调查法制作植物动态生命表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植物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快速获得植物动态生命表制作所需数据的二次调查法,以提高研究效率.

关键词: 动态生命表 二次调查法 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