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两种新SCCmec型别及其抗药性研究

微生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的耐药性、流行病学分布状况及携带的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型别,用K-B琼脂扩散法、E-test和多位点PCR,对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了SCCmec分型及耐药性测定。结果发现了两种新的SCCmec型别,新1型含Ⅱ型的mecA上游特异性位点B和位于mecA内的M位点以及Ⅲ型的下游位点F,缺乏Ⅱ型上游位点C和下游位点D、G;新2型含Ⅰ、Ⅱ型的上游特异性位点A、B和两个Ⅲ型的下游位点F、H,同样缺乏位点C、D、G,可能分别为原有Ⅱ型和Ⅰ、Ⅱ型与Ⅲ型的基因重组株;且携带有新SCCmec型别的MRSA菌株,其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及抗药性也与国外已报导的菌株不同,多分自门诊病人,且耐药性高,抗药谱广,值得引起高度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葡萄球菌染色体mec盒(SCCmec) 多位点PCR 分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树林放线菌0616167的生长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

微生物学通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菌株0616167是分离自红树林的具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生长的NaCl浓度是6%,能够耐受最高的NaCl浓度为20%;当盐度为0~3%时,细胞毒活性最高。通过正交试验法对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出有利于细胞毒活性的最佳碳源、氮源、通氧量及发酵时间分别为:葡萄糖20g,硝酸钾15g,装液量为75mL/250mL三角瓶,发酵时间5d。通过优化,细胞毒活性提高了3倍。

关键词: 红树林 放线菌 正交实验法 细胞毒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宏基因组文库技术获得聚酮化合物

遗传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酮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物。由于运用传统方法从自然界中直接筛选新型天然聚酮化合物的重现率很高,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开发新型聚酮化合物的新方法,文章主要介绍通过环境宏基因组文库获得新聚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关键词: 聚酮化合物 宏基因组文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印楝种子提取物对玉米象的生物活性

农药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印楝4种不同提取物(印楝素A、印楝油、印楝乙酸乙酯粗提物和印楝超临界CO2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的忌避、熏蒸和毒杀活性。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都具有较好的忌避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忌避活性呈下降趋势;4种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熏蒸活性差异较大,活性大小为印楝油>超临界CO2提取物>乙酸乙酯粗提物>印楝素A。毒杀活性测定结果显示,4种提取物毒杀活性均较差,但由于印楝活性成分具有忌避、拒食和其它生物活性,对玉米象种群的数量有较明显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印楝种仁 提取物 玉米象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湛江火山沟植物与保育

广西植物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火山岩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其植被的组成与分布也具有特殊性。野外调查表明,湛江火山沟共有维管束植物238种,含种类较多的科为菊科、大戟科、禾本科、蝶形花科、桑科和芸香科。较重要的物种有大果榕、对叶榕、樟树、幌伞枫、假苹婆、桃金娘、野牡丹、鸭脚木、厚皮树等,它们在植被的组成与演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外来入侵种在本区占有较大比例,这与本区的地理位置和日益增长的外贸、旅游交流等密切相关。该文对植被的组成、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作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育措施。

关键词: 湛江 火山沟 外来入侵种 乡土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来自不同原生地甘蔗近缘野生种割手密、斑茅无性系叶片中游离脯氨酸(Fpro)的含量及其与低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冬季割手密和斑茅叶片中Fpro的含量与其原生地的海拔、纬度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冬季的Fpro含量平均值分别是夏季的11.4和7.7倍,导致Fpro积累的真正原因是低温;在持续低温胁迫条件下,割手密、斑茅叶片中Fpro含量呈波动式增长,在作变温处理时Fpro的消长是可逆的。叶片中Fpro含量与其抗寒性关系十分密切的特点,表明它可以作为甘蔗近缘野生种抗寒力鉴定的指标。

关键词: 甘蔗近缘野生种 割手密 斑茅 游离脯氨酸 低温胁迫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细胞学方法研究番木瓜组培苗的遗传稳定性

云南植物研究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细胞学和形态学方法研究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的番木瓜种苗的遗传稳定性。通过对番木瓜(2n=18)主栽品种蔬罗1号1~38代组培苗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的初步观察和统计,发现1~32代苗所观察的体细胞染色体全部为2n=18,大田种植后表型与亲代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异。但是在第33,36,37代发现了染色体非整倍性的细胞,田间种植后与亲代相比挂果率和抗病性下降。这一研究结果为番木瓜组培苗的继代培养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番木瓜组培苗 染色体非整倍性 遗传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农药亚致死剂量对椰甲截脉姬小蜂功能反应的影响

昆虫知识 2006 北大核心

摘要:测定了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3种杀虫剂亚致死剂量对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Boucˇek寄生椰心叶甲Brontispa logissima(Gestro)功能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杀虫剂没有改变椰甲截脉姬小蜂功能反应模型的基本结构,但影响到了模型的各项参数。药剂处理后椰甲截脉姬小蜂的最大日捕食量降低,处理猎物时间延长,搜寻效应减弱。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处理后瞬时攻击率减小,但椰甲清处理后瞬时攻击率高于对照。可见,在亚致死剂量下,氯氰菊酯和啶虫脒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寄生作用存在不良影响,椰甲清(30%杀虫单+15%啶虫脒)可提高其瞬时攻击率但减弱其搜索效应。

关键词: 椰甲截脉姬小蜂 椰心叶甲 农药亚致死剂量 功能反应

芒果小爪螨的发生与防治

中国果树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腰果蛀果斑螟的为害及防治措施

中国南方果树 2006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