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 Ⅷ.小麦品种和小麦白粉菌的相互作用
《河南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小麦白粉病及其防治Ⅷ.小麦品种和小麦白粉菌的相互作用何家泌宋玉立何文兰张忠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1小麦白粉菌群体对小麦品种的毒力频率何家泌、王锡锋等在研究不同小麦品种和小麦白粉菌不同菌株的相互关系中,根据不同菌株分别接...


土壤科学与河南省持续农业发展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持续农业是关于建立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及生态效益等均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农业思想.持续农业的发展为土壤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土壤科学必须加深和拓宽其概念,改进其研究方向,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水土流失与干旱、涝渍、风沙、盐碱、地力瘠薄、土地退化、耕地锐减、环境污染等制约着河南省农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土壤科学应围绕河南省农业持续发展的土壤限制因子开展土壤生态环境保护,防治土地退化,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土壤—作物—肥料—环境等系统综合研究,为河南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参11.
关键词: 土壤学 持续农业 土壤肥力 土壤资源 土壤生态环境


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香精油和乳化剂的研究
《中国饲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香精油和乳化剂在减少断奶仔猪腹泻、降低死亡率、提高日增重、提高饲料报酬等方面的效用.1 材料与方法1.1 试猪选择与分组 挑选28日龄断奶、健康无病、体重正常的杜×长×大仔猪80头,分为4组,每组20头仔猪,公母各半.1.2 日粮设计 1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见表1);2组:基础日粮加入100mg/kg的香精油;3组:基础日粮加入1000mg/kg的乳化剂;4组:基础日粮同时加入100mg/kg的香精油和1000mg/kg的乳化剂.


芦笋茎枯病的换茎防病效果及产量效应
《植物保护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8月中下旬芦笋茎枯病严重发生时,利用芦笋有不断发新茎的习性,采用换茎防病措施,使芦笋茎枯病得到较好的控制。至10月中下旬,防病效果可达84.9%~98%,重病田换茎,翌年产量可增加70.1%~124%,芦笋长势好,茎数增加64.6%,生长系数增加103.7%,且有明显的增产后效应,至第3年,换茎仍比对照增产26.9%~48%,中度病田和轻病田换茎芦笋产量与对照无差异。


脱毒甘薯的繁育体系与栽培措施
《河南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脱毒甘薯的繁育体系与栽培措施侯利霞肖利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8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继发现甘薯病毒10余种。河南省主要有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潜隐病毒,由于缺少高抗病毒的甘薯品种和高效药剂,其危害率达90%以上。为此,国...


大蒜氮磷钾营养吸收规律与平衡施肥研究
《土壤肥料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1992~1994年对大蒜氮磷钾营养吸收规律与平衡施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整个生育期中吸收氮、钾较多,磷较少。随着生育期推移,吸收量逐渐扩大,氮、钾吸收高峰在鳞茎膨大期,磷的吸收高峰在蒜薹伸长期。根据河南省大蒜产区土壤肥力差异,对高、中肥力土壤,大蒜氮磷最佳施肥量应为:N160~350kg/hm2,P2O5120~155kg/hm2,K2O133.4kg/hm2,产量和品质最高,超过此值时有下降趋势。施肥方法以氮肥底追结合,钾肥全部底施效果最好。中肥力水平地块,地力(不施肥)生产率和有机肥、氮、磷、钾肥生产率分别为45.8%、9.4%、26.5%、11.0%、7.3%。
关键词: 大蒜,生育期,营养吸收,平衡施肥


无籽西瓜嫁接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 1998
摘要:无籽西瓜具有品质优、食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西瓜杂交一代和多倍体的优势,增产潜力大,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的喜爱。但在西瓜老区,由于长期连作重茬,西瓜枯萎病已成为威胁无籽西瓜生产的主要病害,尤以重茬地发病严重,轻者减产,重者全田覆灭。生产实...
分层供水施磷对春小麦光合性能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1998 CSCD
摘要:利用自制的植物生长装置研究了春小麦在不同土壤湿度和磷素水平的组合方式对作物光合及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干下湿的水分条件,表层施磷处理其光合曲线呈单峰,而整体湿润下不管磷的施用部位,其光合曲线呈双峰。这种变异多是非气孔限制下环境因子(尤其是叶温)与植株体作用而致。不同的水分处理表层施磷可以提高作物体的净光合率11.18%-15.59%,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2.37%-19.13%,增加叶面积17.36%-32.94%。


超早熟小麦新品系“花特早”的诱导选育及特征特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杂种F1花药培养,选育出了在北方冬麦区罕见的超早熟小麦新品系“花特早”。其突出特点是抽穗早,前期灌浆强度大,比一般小麦早熟7d左右,高抗赤霉病;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粒重稳定,丰产性好,为良好的早熟源及赤霉病抗源。
关键词: 小麦,花药培养,早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