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我国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

中国农学通报 1998

摘要:以丰富的数据概述了我国近10年来以工业废液、农副产品加工下脚料,以及各类植物纤维素为原料研究与开发生产单细胞蛋白所取得的可喜进展,并详细论述了我国生产单细胞蛋白的潜力与开发前景。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开发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矮源郑矮2号种质的创新

作物杂志 1998

摘要: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谷子生产中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而现有谷子品种资源中矮源较贫乏,因此,创造谷子新矮源、抗源,合成不同类型的新种质,育成矮秆、高产优质、抗倒新品种,将是谷子育种的突破性进展。我院从70年代致力于谷子种质创新,采用单交、复交及诱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棉花黄萎病研究进展与高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简述了棉花黄萎病原菌,致病机理以及气候与黄萎病发生关系等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棉花抗黄萎病新种质豫2067的抗病性、丰产性和纤维品质。豫2067黄萎病病情指数8.4(高抗级),枯萎病病情指数3.2(高抗级);霜前皮棉产量72.8kg/亩,比中棉12增产14.6%,达显著水平;2.5%跨长28.9mm,比强度21.5g/tex,麦克隆值4.5。

关键词: 黄萎病,新种质,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花7号适宜的播期与密度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豫花7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与开封县第一职业高中联合选育出的花生新品种,199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6年被列为“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1997年被确定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首批后补助品种。为了充分发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豫农白猪Ⅰ系近交效应的研究

甘肃畜牧兽医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豫农白猪Ⅰ系5个世代109头初产母猪繁殖记录资料(1989~1994年)的整理,并按世代进展和近交分区的方法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豫农白猪Ⅰ系育种群初产母猪在系统选育过程中,繁殖性状由于受近交的影响,已有一定程度的衰退,其中第4世代的初生窝重、初生重、60日龄重,早期日增重与其他各世代均值相比,差异均显著(P<0.05)。在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近交系数对早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大,FX每上升1%,初生窝重、初生重就下降,差异均显著(P<0.05);小群体闭锁繁育中,近交系数的突然上升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尤为显著。近交仍是猪品系繁育的重要手段,但闭锁与开放要适当结合起来,适当控制近交系数的上升速度和幅度。

关键词: 豫农白猪Ⅰ系,继代选育,近交系数,繁殖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大豆田杂草化学防治技术马奇祥孔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州450002)陈国瑞曹喜正(临颍县植保植检站1杂草种类与危害我国大豆田杂草有7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有20余种。常见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有马唐、牛筋草、稗、狗尾草、金狗尾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工厂化猪场的保温模式对产房环境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随着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迅速发展,一大批规模化猪场应运而生。仅河南省近年来3000头以上规模的猪场已达168家,还有一大批猪场正在筹建之中。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发展,要求按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进行均衡生产,以充分发挥和利用种猪和设备的生产潜力。要解决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三讲:杀虫剂

农家参谋 1998

关键词: 杀虫剂 识别 使用方法 科技讲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垅套种红薯的好处及关键栽培技术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麦垅套种红薯的好处及关键栽培技术肖利贞康志河(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郑州450002)徐国信(许昌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红薯麦垅套种是夏薯区栽培制度上的一项改革,是将晚栽变成早栽而夺取红薯高产的有效措施。目前安阳、南乐、封丘、许昌、长葛、杞县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优质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河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1河南省优质麦发展概况1.1优质麦育种及引种自80年代中期开始,河南省农科院、河南农大、郑州市农科所、内乡农科所等单位相继开展了优质麦品种选育工作。进入90年代,先后培育出豫麦14号、豫麦23号、豫麦28号等面包小麦新品种,又引进优质麦PH82-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