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2588条记录
辣椒三系选育技术初探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引进的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植株和多种类型的自育材料,经4~5代测交、自交、回交得到新的胞质雄性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同时筛选出多个较优的恢复系。研究发现,在测交或回交组合育性分离时,回交父本株系内不同单株对雄性不育的保持能力差异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不育系选育的成败。因此,在测交或回交后代出现育性分离时,需要选择测交(或者回交)父本自交后代的多个不同单株进行成对回交,再根据回交后代的育性表现,淘汰具不良基因型(N(MsMs)、N(Msms))的回交父本,而不育株与基因型为N(msms)的父本饱和回交后将得到新的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

关键词: 辣椒 胞质雄性不育系 同型保持系 恢复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黔油18号配套栽培技术及应用效果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黔西县2003~2008年对黔油18号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推广面积约5026hm2,平均单产158.78kg/667m2,新增总产1238.59t,新增总产值369.64万元,并总结制定出该品种在黔西气候条件下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 黔油18号 油菜 黔西县 栽培措施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贵州鸭茅新品系在凯里的比较试验研究

草业与畜牧 2009

摘要:2007~2008年在贵州凯里进行了鸭茅新品系DG05的比较试验,以原始群体(CK1)和宝兴鸭茅(CK)2作对照,结果表明,鸭茅DG05产量最高,其产量增幅分别比对照CK1、CK2提高30.34%和18.01%,达极显著;DG05刈割后植株再生能力强,刈割期年均株高达70.1cm,分别比对照CK1、CK2提高32.26%和8.68%;在分蘖期,DG05鸭茅新品系其植株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磷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5.87%、43.48%和0.57%。鸭茅DG05新品系在该地适应性好,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鸭茅 品比试验 凯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畜禽产品在出口国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玉米新品种黔单19号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4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杂交玉米黔单19号在黔西北山区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黔单19号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N>K2O>P2O5,合理密植,增施氮、磷、钾肥是实现该品种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该品种在黔西北山区产量超过650 kg/667m2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为种植密度3645~3883株/667m2,纯氮21.17~24.20 kg/667m2,P2O5为16.35~21.33 kg/667m2,K2O为14.91~17.78 kg/667m2。

关键词: 黔单19号 杂交玉米 山区 数学模型 黔西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雪凝灾害蔬菜改良地膜栽培技术示范及推广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改良地膜栽培技术在贵州蔬菜灾后重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大提高了抗灾减灾效果,改良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一方面防冻减灾,使农民在雪灾之年不减收;另一方面,蔬菜产品可提早上市,缩短蔬菜春淡季,确保市场供应。示范的总面积为97.33 hm2,总产量约447万kg,总产值596万元,平均产值达4 082元/667cm2,比普通地膜覆盖栽培增加产值约250元/667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动效果显著。该技术适宜在贵州的中、低海拔早熟栽培、次早熟栽培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雪凝灾害 蔬菜 改良地膜栽培 示范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转型期农地规制法律制度探讨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中国转型期,社会经济发展加速了农地的转化,这给农地规制带来一系列问题。针对传统的农地规制倾向农地数量方面,在农地质量与生态方面的规定相对欠缺这一问题,对转型期中国农地规制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的目标与具体构想。

关键词: 农地规制 土地规划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革开放30年 科学发展话展望: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全国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年之际,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于2009年1月6日召开。纪念活动畅谈回顾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历程,总结取得的成就,展望今后的发展,并提出努力的方向。改革开放30年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团结一致,发奋图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作物育种、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生物技术研究、重大专项研究、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期刊出版、国际合作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初见成效。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刘作易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改革开放3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发展的基本动力、重要保证、关键环节。同时还指出近几年,国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和加大科技投入的措施,必将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讲话"还对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了分析阐述。本刊对"讲话"全文发表如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黔引07-01不同用种量对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蔗新品种黔引07-01作供试材料,进行了5种不同用种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种量7 000芽/667m2处理的出苗率86.5%、分蘖率94.8%、生长速61.38 cm/月、茎径2.98 cm、株高310.3 cm、单茎重2.05 kg、有效茎4 272条/667m2、产量8 758 kg/667m2、蔗糖分含量17.10%,分别较常规用种量10 000芽/667m2的出苗率提高53.4%、分蘖率增加20.6%、生长速快9.22 cm/月、茎径增大0.1 cm、株高增高35.5 cm、单茎重增重0.19 kg、有效茎多168条;增产14.72%,增糖0.82%,差异性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双增效果好,而且667m2用种成本至少可节约150元。在同期用种量处理中综合表现最佳,可供黔引07-01品种推广应用时参考。

关键词: 甘蔗 新品种 黔引07-01 用种量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苜蓿绿芽无土栽培基质筛选试验

草业与畜牧 2009

摘要:为了选出适宜苜蓿绿芽无土栽培的基质,经过8种基质的对比试验,得出海绵和水培两种处理最优,其中以水培最为省工省时,经济实用。

关键词: 苜蓿绿芽 无土栽培 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