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适宜北方养猪圈舍的设计
《吉林畜牧兽医 》 1997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3.2℃~5.6℃,无霜期为115~135天。寒冷而漫长的冬季,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0℃,使冬季母猪产仔率低,幼猪生长发育受阻,育肥猪增重缓慢,甚至掉膘,给北方养猪生产带来严重损失。为了解决北方冬季养猪存在的实际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林蛙的品种和经济价值
《中国农村科技 》 1997
摘要:中国林蛙的祖籍可以追朔到西伯利亚的勒拿河流域一带。由于气候条件的不断变化,林蛙被迫迁移,而逐渐形成欧洲林蛙、日本林蛙、朝鲜林蛙和中国林蛙等几个种群。 两栖动物的林蛙具有营养生长(亦称肥育期)和繁殖生长(亦称繁殖期)不在同一地址的特性。繁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是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基础
《经济视角 》 1997
摘要:国家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四个一"工程,有3项与大豆有关。大豆是高油、高蛋白作物,是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畜禽饲料的重要蛋白质,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大豆可以固氮,对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也有重要意义。因此,大豆被称为"奔小康作物"、"21世纪作物"。但多年来,大豆产量长期徘徊在不高不稳的状态,全国平均不到1500公斤/公顷。吉林省的情况稍好些,1994年是大豆产量最高的一年,单产也仅有2100公斤/公顷(距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由于大豆单产低,产量不稳定,与玉米相比的相对效益低,从而降低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是大豆种子遗传改良进度慢;二是大豆栽培技术落后。多年来,省农科院围绕大豆杂种优势利用,开展科技攻关,提高大豆产量。1983年开始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仔鹅日粮能量、蛋白和纤维水平的探讨
《四川畜禽 》 1997
摘要:通过对90只溆浦鹅与本地鹅的杂交后代进行不同能量、蛋白和纤维水平间的饲养试验,得出以下结论:仔鹅在0~28日龄期间,日粮粗纤维含量从5%增加到7%,粗蛋白从24%降到20%,代谢能从11.76MJ/kg降到11.37MJ/kg,对增重无影响,但代谢能降到10.93MJ/kg时,仔鹅增重速度则极显著缓慢;在29~56日龄期间,日粮纤维含量从7%增加到9%,粗蛋白从20%降到18%,代谢能从12.24MJ/kg降到11.83MJ/kg,对增重无影响;但粗蛋白降到16%,代谢能降到11.35MJ/kg时,仔鹅增重速度则极显著缓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
《农业经济问题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农业科技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岳德荣郑玉亭赵国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农业科技产业的重要基础。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农业科技企业在内部管理机制上还相当不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实现农业产业化要实现种子产业化
《经济视角 》 1997
摘要:今年1月8日,应省政府要求,省计委组织了一次工程技术专家座谈会。这次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壮大和发展汽车、石化等支柱产业,培育食品、医药、电子等新支柱产业方面,专家们发言踊跃,积极献计献策,许多建议颇有操作性,使组织座谈的有关部门同志深受启发。常务副省长王国发到会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发言,给予了较高评价,并责成省直有关厅局抓紧研究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能落实的要尽快落实。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两期介绍专家们在会上的发言内容,以期对各有关部门及广大读者有所启迪。本期介绍几位专家对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方面的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
《农业科技管理 》 1997
摘要: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意义,结合实际,指出了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参(Panax ginseng)的氮过剩现象──人参氮毒原因初探
《土壤学报 》 199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5-1990年间,我们在长白县及公主岭进行的四次NPK三要素试验中,发现氮肥抑制了人参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5%显著水准),而倍量氮肥,减产达1%显著水平。继续研究证明,人参硝酸还原酶活力(NRA)甚低,追施氮肥使组织,积累,促进了呼吸作用,植株干物中N、Si及Cu、Zn、Fe、Mn含量增加,Ca、Mg、K、Na等阳离子减少,表现出氮毒征象。本文称氮过剩症,它是指氮素供应超过了由极低NRA催化的转化代谢速率,而引起的一种毒害现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