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346条记录
冬季养牛技术

农村科学实验 1998

摘要:据统计,我省改良牛的比例已占牛总数的70%以上.这些改良牛与当地品种相比,具有生长发育快、饲料报酬高、产奶产肉性能好、体重大等优点.但其对饲养条件要求高.对寒冷适应性差,特别是在漫长的冬季.不加强饲养管理,就会使母牛发情不正常,育肥牛增重速度缓慢,瘦弱牛不能安全过冬甚至死亡.因此.冬季在牛的饲养与管理等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建好暖棚、备足饲料有条件的农户、最好在棚舍前向阳处,扣上塑料暖棚,保证白天温度在5℃以

关键词: 饲料报酬 饲养条件 改良牛 冬季 寒冷适应 增重速度 产肉性能 饲养管理 塑料暖棚 生长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灾后的饲料来源

中国牧业通讯 1998

摘要:今年,吉林省西部地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农田、草原受淹面积大,牲畜饲草饲料严重不足。为此,要分类指导,广辟饲料来源,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以DNA核苷酸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在DNA分子水平,实验室条件下,揭示性状的遗传差异,为遗传研究提供了有力手段。本文对RFLP和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原理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分子标记;植物;遗传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大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研究

大豆科学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利用不同地理来源的大豆411份与已知的具正常染色体的栽培大豆杂交,通过对F1育性观察,间接判断大豆染色体结构变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染色体易位频率为73.3%,染色体倒位频率为7.4%,染色体正常的野生大豆占19.3%。栽培大豆(半栽培大豆、栽培大豆)染色体易位频率为4.7%(全部为半栽培大豆),倒位频率为1.7%,染色体正常的频率为93.6%。说明不同进化程度的大豆染色体结构变异频率有所不同。随着进化程度的提高,染色体易位频率随之下降,栽培大豆仅存在极少的染色体倒位。中国各省份的野生大豆染色体易位频率普遍比较高,以河南、河北二省为最高,内蒙、吉林次之,而沿海地区染色体易位的频率相对较低。染色体倒位频率则以辽宁、黑龙江、浙江、江苏、湖南为高。

关键词: 大豆;染色体倒位;染色体易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狐、貂、貉全价干粉饲料

中国农村科技 1998

摘要:一、毛皮动物的全价饲料提供亟待解决 按照传统的饲养方法,国内毛皮动物饲养场,无论其规模大小,饲料不外乎以下模式:植物性饲料(玉米面+饼粕类+麦麸+蔬菜)+动物性饲料(鱼+畜禽屠宰副产品)+添加剂(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配制工艺为:蒸煮植物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禁防牛副结核病流行

吉林畜牧兽医 199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寒早熟苹果新品种“象牙黄”

中国果树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市场需要,近年来我们注重苹果早熟优良品种的选育研究。从金红苹果的杂种后代中选出了早熟、抗寒、果大、质优的苹果新品种“象牙黄”。现将该品种特点介绍如下。1选育经过象牙黄(代号64-187)是1964年以金红苹果为母本、蛟河1号苹果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育雏效果

中国家禽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育雏效果@张永江@陈万中¥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育雏效果张永江陈万中(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怀德136100)目前各养鸡场家和专业户采用不同的给温方法进行雏鸡培育工作,所取得的结果也各有不同,本文就常规低温、高温和超低温育雏谈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用牛饲料的加工调制

农村科学实验 1998

关键词: 肉用牛 饲料 调制 玉米秸 粉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优质稻米品质改良目标

吉林农业科学 1998

摘要:通过对吉林省“八五”期间以来育成的水稻品种和优质米品种(系)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吉林省优质稻米品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等项主要指标均达不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同时,明确提出了优质米育种中的重点改良目标和措施。

关键词: 稻米,品质,改良,目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