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846条记录
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20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未成年人肥胖是饮食、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未成年人肥胖率逐年增长趋势令人担忧。食物成瘾作为肥胖流行的原因之一,其对未成年人身体及心理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科学界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评估方法、形成机制、预防及治疗措施,并探讨未成年人食物成瘾的未来研究方向,此外,借鉴我国饮食文化、习惯和结构,为预防未成年人食物成瘾,保障未成年人饮食健康提供有益指导。

关键词: 未成年人 食物成瘾 机制 预防 治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肺炎支原体和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实现临床上对绵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 Mo)和山羊伪结核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 CP)两种病原混合感染的同时检测,建立Mo和CP的双重PCR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基于Mo的P80基因和CP的PLD基因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对反应体系和条件进行优化,验证方法的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应用该方法和单一PCR方法对临床收集的70份样品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建立的Mo和CP的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扩增出Mo 700 bp和CP 290 bp左右的片段,而对其他羊病常见病原的DNA扩增均为阴性。Mo和CP的检测下限分别为1 530 pg·μL-1和3 500 pg·μL-1。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临床样品检测结果显示:70份临床样品中Mo阳性率为25.71%,CP阳性率为18.57%,同时感染Mo和CP阳性率为7.14%,与单一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性较高、重复性好等特点,为临床上Mo和CP混合感染的快速检测以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实用方法。

关键词: 绵羊肺炎支原体 伪结核棒状杆菌 双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茶园土壤可持续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林地(SM,对照)、新垦3年茶园(ZC3)和植茶30年茶园(ZC30)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混合取样法取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样品,测定不同样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3种样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林地转变为茶园后,新垦3年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铁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显著增加;植茶30年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铁含量较新垦3年茶园显著增加,但土壤pH显著下降,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总体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林地>植茶30年茶园>新垦3年茶园,与林地相比,新垦茶园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从所有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29个门、60个纲、79个目、186个科、421个属,主要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共计93.5%~98.9%;主要优势细菌属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Gp2及Gp1.不同样地和土层土壤细菌优势菌群明显不同,在0~20 cm土层,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林地土壤中的优势菌门,而茶园土壤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Gp2和Gp1是林地土壤优势菌属,而新垦3年茶园中这两类细菌属相对丰度较低;植茶30年茶园土壤中粪杆菌属、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埃希氏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碱解氮.[结论]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转变初期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降低,之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得以恢复.

关键词: 林地开垦 茶园土壤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土壤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特性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有害疣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筛选可有效抑制其萌发的杀菌剂提供依据。【方法】在-80℃、-20℃、0℃、4℃、10℃、15℃、20℃和25℃处理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然后25℃培养,测定温度对破除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休眠的影响;测定不同培养基、pH值、碳源和氮源对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0℃、4℃处理12 h、24 h和48 h可破除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休眠,促进萌发;适合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pH值为6、7和8,其萌发率分别为8.66%、9.79%和8.40%;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在水琼脂培养基(WA)、双孢蘑菇浸出液培养基(MuEA)、双孢蘑菇煎汁培养基(MuDA)、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V8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分别为0.00%、6.38%、8.43%、1.33%和6.23%,在MuDA培养基上萌发率最好,显著优于其他供试培养基;葡萄糖、蔗糖和山梨糖有利于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其萌发率分别为10.77%、9.96%和9.85%;在MuDA培养基中加入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鸟氨酸后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萌发率分别为12.32%、13.45%、13.74%和11.64%,显著优于不加氮源的萌发率。【结论】0℃、4℃处理12 h以上可破除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的休眠;适合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pH值为6、7和8;MuDA培养基是适宜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培养基;葡萄糖、蔗糖、D-乳糖、山梨糖和D-棉子糖是适宜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碳源;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鸟氨酸是适宜有害疣孢霉厚垣孢子萌发的氮源。

关键词: 有害疣孢霉 厚垣孢子 萌发 双孢蘑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水仙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压片方法,对5种国外引进的水仙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和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种水仙材料中有二倍体1种,三倍体和四倍体各2种,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8m+16sm+4st(‘苏娅’)、2n=3x=30=7m+17sm+5st+1t(‘小燕子’)、2n=3x=21=4m+13sm+4st(‘普韦布洛’)、2n=4x=28=8m+15sm+4st+1t(‘胡德山’)和2n=2x=17=1m+9sm+7st(SAT)(‘温斯特丘吉尔’).5种水仙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其分类提供细胞学依据,同时也为利用这些品种资源选育新品种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水仙 染色体 核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喷施外源山梨醇及其类似物对桃叶片和果实离子转运及激素含量的影响

果树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喷施山梨醇及其类似物对桃叶片、果实中钾、钠、钙运输积累和对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使用山梨醇及其结构类似的糖醇类渗透调节物(甘露醇、异山梨醇)喷施桃树体,测定桃叶、桃果实中的钠、钾、钙含量以及内源植物激素含量变化.基于测定结果,Q-PCR检测桃叶、桃幼果中相关离子转运子与特定激素合成通路关键限速酶基因的表达.[结果]喷施处理组中,果实钠、钾、钙含量显著增加(其中异山梨醇处理组中果实钠、钾、钙含量增加的幅度最大);但叶片中钠、钾、钙变化不显著.Q-PCR检测表明:钠离子转运相关的PpNHX7/SOS1在处理组叶片、果实中表达增强.钾离子转运相关的PpKUPs、PpKEAs在处理组叶片中表达趋势增强,在果实中PpKUPs表达增强、PpKEAs表达减弱.此外,喷施处理组中,桃果实内源性玉米素含量升高,玉米素合成通路关键限速酶基因PpIPT和PpCYP735A表达上调.[结论]山梨醇及其类似物喷施可能造成渗透胁迫,促使果实积累钠、钾、钙,并促进玉米素的合成以响应胁迫.

关键词: 山梨醇 离子 激素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银耳中的8种农药残留

分析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银耳中吡虫啉、啶虫脒、异丙威、丁硫克百威、克百威、甲胺磷、乙酰甲胺磷和咪鲜胺8种常见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5 g样品,加入1 g NaCl,用乙酸乙酯提取,提取液通过C18柱固相萃取净化后,以Phenomenex Luna C8色谱柱(150 mm×2.0 mm×3.0μm)分离,流动相A为含0.1%甲酸-5 mmol/L NH_4Ac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吡虫啉在1.0~1 000.0μg/L,啶虫脒、异丙威、丁硫克百威、克百威和咪鲜胺在1.0~500.0μg/L,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在1.0~25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检出限为0.01~0.30μg/kg,定量限为0.03~1.00μg/kg。在低、中、高3个水平加标的回收率为70.1%~106.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97%~13.68%。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

关键词: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银耳 农药残留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兰转录组SSR信息分析及EST-SSR标记开发应用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主要开发筛选适用于杂交兰的EST-SSR引物,为杂交兰种质资源评价和遗传变异研究等提供可靠的分子标记.该研究对杂交兰进行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挖掘SSR位点和开发EST-SSR标记,并对不同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1 724 条杂交兰Unigene中检测出18 603个SSR位点,SSR出现频率为58.64%;SSR位点中的主导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总SSR的65.10%,其次是二核苷酸(23.56%)和三核苷酸(10.76%)重复;优势重复基元为A/T、AG/CT、AT/AT和AAG/CTT,分别占总位点的64.72%、13.74%、8.19%和2.51%.利用Primer Premier 5.0共设计了565对SSR引物,从筛选出的64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28对引物,对40份杂交兰种质进行多态性验证与遗传关系分析,其中16对(占57.14%)引物表现出可重复的高多态性,平均多态信息量(PIC)达0.789.基于扩增的多态性SSR信息,40份种质资源可聚为4类,聚类结果与其遗传背景基本一致.该研究印证了转录组测序获得的Unigene是SSR标记开发的有效来源,开发的EST-SSR引物可为杂交兰及近缘种的良种鉴别、遗传图谱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功能基因挖掘等提供有价值的候选标记.

关键词: 杂交兰 转录组 EST-SSR 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物联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福建农业学报 2020 CSCD

摘要:[目的]针对传统害虫监测手段存在时耗长、人工成本高、数据质量不高等问题,将性诱捕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开发基于物联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实现对目标害虫的自动计数.[方法]应用诱芯与高压电网相结合进行害虫诱捕,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害虫计数,通过4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基于.net平台开发害虫监测Web管理网站、害虫监测APP、数字植保微信公众号等配套软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APP、微信等多终端远程浏览查询数据.[结果]以蔬菜重要害虫斜纹夜蛾为例,通过在厦门同安、三明尤溪的蔬菜基地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厦门同安试验点的诱捕效果为276.14%,自动计数准确率为93.52%;三明尤溪试验点诱捕效果为162.60%,自动计数准确率为81.59%,表明该自动监测系统的害虫诱捕率和识别准确率均较高.[结论]开发的害虫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害虫测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害虫监测的效率,在害虫预测预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物联网 害虫监测 数字植保 自动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状况

土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福建省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供应能力,对安溪县77个铁观音茶园土壤(分0~20、20~40 cm两个土层)全氮、碱解氮含量及对应的铁观音茶叶氮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安溪县铁观音茶园0~2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上水平,平均值1.13 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90.9%;20~40 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属中下水平,平均值0.81 g/kg,Ⅱ级(尚可)及以下样点比例占77.9%。黄壤、红壤、水稻土改植、赤红壤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全氮含量较低;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碱解氮总体含量较为丰富,0~20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平均值105.42 mg/kg,Ⅱ级(尚可)及以上样点比例达到97.4%;20~40 cm土层平均值75.02 mg/kg,Ⅱ级(尚可)以上样点比例占84.4%。黄壤、红壤、赤红壤、水稻土改植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粗骨土、潮砂土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较低;土壤碱解氮与全氮、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供试铁观音茶叶氮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含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土壤碱解氮含量能否作为铁观音茶园土壤供氮能力的指标,以及在铁观音茶树的营养诊断时采摘鲜叶的氮素含量是否能作为茶树氮素缺素的诊断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安溪县铁观音茶园土壤氮素管理时应注重氮肥深施,同时增施有机肥、降低速效氮肥的施用比例。

关键词: 氮素 土壤 铁观音茶 安溪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