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机采棉化学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
《中国棉花 》 1997
摘要:介绍机采棉化学脱叶催熟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992~1996年,连续5年采用4种脱叶剂不同用药量配方的脱叶催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脱落宝+乙烯利混合液在新疆北疆植棉区脱叶催熟效果均能达到机械化采棉和人工快速采棉要求。
关键词: 机采棉,化学,脱叶,催熟


新疆木耳立体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食用菌 》 1997
摘要:新疆气候独特,冬季寒冷,春、秋温度不到20℃,夏季只有三个月左右的高温天气,且干燥少雨,属干旱、半干旱区。当地历来不产木耳,所需木耳均从关内调入。近年来,科技人员探索用棉予壳立体栽培木耳技术,收到了较好效果,投入产出比达1:3,生物转化率120%~150%。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季节安排 根据木耳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气候条件,于12月中旬制母种,1月中旬制原种,2月下旬制裁培种,4月初制作菌袋,6月上旬吊袋出耳,7月下旬收头潮耳,8月底9月初收二潮耳,9月底10月初收三潮耳。


引进和自育油用向日葵杂交种产量及适应性初探
《陕西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试验分析表明,新疆自育油用向日葵(以下简称油葵)杂交种新葵杂2号与美国引进杂交种G101、G103产量差异未达极显著水平。新葵杂2号产量适应性优于G101和G103。另外,不论新疆自育油葵杂交种还是引进美国杂交种在新疆不同地区种植产量差异都较大
关键词: 油葵;杂交种;产量


野生大麦的主要营养成分与它们的相互关系
《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 》 1997
摘要:对我国不同地区收集的1126份野生大麦种质资料材料分析测定表明:野生皮大麦729个样品,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412%,材料含量在1200%以上的占7311%。赖氨酸的平均含量为043%,材料含量在040%以上的为7531%。粗淀粉平均含量为5133%。材料含量在5000%以上的点6420%。野生裸大麦397个样品。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382%,材料含量在1200%以上的占7046%。赖氨酸平均含量044%,材料含量在040%以上的占8413%。粗淀粉平均含量为5834%,材料含量在5000%以上的占9874%,野生皮大麦的裸大麦主要营养成份有明显的差异,彼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新疆棉叶螨、棉铃虫的抗药性测定
《新疆农业科学 》 1997
摘要:通过玻片胶带浸渍法、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测定新疆棉叶螨、棉铃虫对几种药剂的抗性水平。测定结果显示,新疆棉叶螨、棉铃虫对氧化乐果等几种药剂仍处于敏感阶段,但异质性有所增强,值得警惕。


南疆棉花群体光分布与光合速率研究初报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1997
摘要:对棉花群体光分布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棉田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群体透光率降低;叶面积指数相同或相近时,东西播向群体透光率高于南北播向。不同叶位叶光合速率以倒3至倒7叶较高,倒5叶最高。功能叶片光合速率在一天中的变化呈双峰曲线,第一个峰在12:00左右,第二个峰在18:00左右。
关键词: 棉花,群体透光率,光合速率


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农业现代化研究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以“南棉北粮”为基本出发点,从南北疆的基本情况和粮棉分布入手,通过深入分析找出了目前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新疆粮食作物高产开发的基本思路与发展战略
关键词: 粮食作物,高产开发,基本思路,发展战略


新疆高产棉田光合特性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1997
摘要:高产棉田净光合效率日变化有1个明显的峰值,出现在14:00,它与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呈线性正相关。盛蕾期14:00后的净光合速率较14:00前小,高峰值多大于花铃期,而花铃期14:00前后净光合速率无明显差异。分析表明,水分和光照仍是高产棉田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
关键词: 净光合速率(NPR);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高峰值


油葵籽实含油量积累动态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中国油料 》 1997 北大核心
摘要:向日葵早熟与中熟两组品种在4个地区两年含油量积累动态的观察结果表明,灌浆初期的温度是当年油葵含油量高低的重要制约因素;含油量积累速度和积累高峰期随地域不同而有差异;含油量的积累与花期积温和气温日较差呈显著正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