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短短芽孢杆菌JK-2的GFP标记及其抑菌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采用gfp基因标记枯萎病生防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菌株JK-2。标记菌株菌落圆形,菌体短杆状,与原始菌株相同;荧光显微观察发现菌落和菌体发绿色荧光。标记菌株起始期生长缓慢,进入对数生长期后生长迅速。在无选择压力条件下连续转接15次,GFP标记仅丢失11.7%。gfp标记菌株对不同植物枯萎病菌具有很强的抑菌能力,与野生型菌株相当。

关键词: 枯萎病菌 短短芽孢杆菌 绿色荧光蛋白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台湾蔬菜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启示

台湾农业探索 2010

摘要:本文介绍了台湾蔬菜产业的概况,并探讨了台湾蔬菜产业发展采取的辅导措施和发展方向,明确台湾蔬菜产业强劲发展的原因,为福建乃至中国大陆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台湾 蔬菜产业 辅导措施 产销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螺旋粉虱产卵行为及产卵分泌物的形态和化学成分

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ll具独特的产卵过程——成虫将卵产在叶片上排列成螺旋状并覆盖丝状蜡泌物。本研究利用数码摄像机拍摄记录螺旋粉虱的产卵过程,并采用体视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研究产卵分泌物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单头雌成虫产卵时可形成典型螺旋轨迹,当其他雌成虫加入产卵时,其产卵行为包括跨越螺旋轨迹后继续在外围扩大螺旋圈、仅在螺旋轨迹表面穿过及在螺旋轨迹外围直接产卵3种情况。在体视镜及扫描电镜下产卵分泌物呈交错的白色丝状结构。另用GC/MS联用仪检测发现产卵分泌物主要是一些饱和长链烃(66.21%)和芳香酯类(26%),同时有少量酸和酚。其中烃类化合物含有3种碘代物(10.64%),其他为直链烃类,碳原子数介于C8~C30;芳香酯类化合物有3种,碳原子数介于C16~C24,其中含量最大的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1.19%)。最后讨论了产卵分泌物在吸引初孵爬虫、抵御天敌及阻碍其他植食性者进入螺旋圈的可能性。

关键词: 螺旋粉虱 产卵行为 产卵分泌物 形态结构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安溪乌龙茶机械采摘技术

茶叶科学技术 2010

摘要:安溪县是全国最大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是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全国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出口基地县、中国乌龙茶之乡。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乌龙茶产量达6.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推进福建茶业标准化 进一步提升茶叶质量安全

福建茶叶 2010

摘要: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是茶叶生产最适宜区,全省除个别岛屿外几乎县县产茶。2008年,全省共有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的第二位;茶叶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的19.2%,平均亩产99kg,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茶叶产量、平均单产均居全国第一位;毛茶产值超70亿元,营销总额达170亿元,居全国第二位;出口茶叶2.5万t,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三位。全省涉茶人员超过300万人,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葶山麦冬最佳采收期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采用折干率法测定不同生长期短葶山麦冬的产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短葶山麦冬药材中麦冬多糖的含量,并计算总量。考查比较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5月中旬短葶山麦冬的产量和多糖含量积累达到最高,可以确定5月份为短葶山麦冬药材的最佳采收期。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采收期 产量 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钾素吸收积累与施用技术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为探索马铃薯钾素吸收积累规律和施用技术,在闽东南冬种马铃薯区设置施K量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全株及块茎的K素积累呈Logistic曲线动态,吸K盛期在现蕾前14 d至成熟前15 d,后期块茎新增K素主要来自叶片的转移。马铃薯产量与施K量呈抛物线型相关,在供试条件下,经济施K量为201.6 kg.hm-2,预期产量为37 424 kg.hm-2,平均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施K 5.4 kg。

关键词: 马铃薯 钾素吸收积累 氯离子毒害 施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道地药材建佛手的特征特性及盆栽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摘要:阐述了福建道地药材建佛手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盆栽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盆土制备、肥水管理、促花保果、合理修剪、病虫害及烂根防治、安全越冬等内容,以期为佛手盆栽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佛手 特征特性 盆栽技术 福建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SE21S育性败育期的植株性状和小孢子发育关系研究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摘要:在长日高温和短日低温的自然条件下,观察了水稻光敏核不育系SE21S在育性败育期的植株性状、叶枕、穗长、至抽穗时间,花粉小孢子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和植株性状与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关系。结果表明:(1)SE21S育性败育期的植株形态特征特性为叶枕距-1.0~4.5cm,幼穗长12.5~14.6cm,距抽穗前6.4~9.6d,花粉小孢子发育时期正处在单核期,光温条件是影响育性的敏感气候因子。(2)花粉小孢子细胞发生变化表现皱缩不规则,可育的小孢子细胞表现圆滑有规则,而在胞母细胞至四分体时期与正常水稻(对照)相比,在形态上未见差别。

关键词: SE21S 植株性状 小孢子 花粉育性 敏感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选育姬松茸新菌株的鉴定

食用菌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同工酶I、SSR分子标记技术等方法对3个离子束选育获得的姬松茸菌株(AbML2,AbML7和AbML11)和一株孢子分离株(AbMD3)与出发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AbML11、AbML7在酯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谱带数量上与AbM9有较大的差别,有特征带出现;ISSR聚类分析看出,在相似系数大约为0.64水平上,可将供试菌株分为两大类,AbML2、AbMD3、AbML7、AbM9归为一类,菌株AbML11单独聚为一类。

关键词: 食用菌 同工酶 PCR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