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6582条记录
中小型私营企业投资设施蔬菜的风险分析与决胜战略

中国蔬菜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近几年,设施蔬菜受到中小型私营企业投资人的热捧,但多数投资者盲目性较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有的甚至血本无归。如何规避风险、赢得商机和利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方稻田麦稻宽行交互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创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稻麦增产、秸秆还田、保水保土等功能协调的目标要求,阐述了南方稻田麦稻宽行交互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技术模式所具有的稻麦周年产量稳定增加、稻麦秸秆免耕式全量还田、农田购买性资源减量使用和土壤肥力水平的有效提高等方面的功能,并讨论了该技术模式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麦-稻”种植制 宽行交互 保护性耕作 模式创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对三角叶滨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角叶滨藜为材料,研究了播种密度及氮肥对三角叶滨藜生长、鲜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①3.75(B1)、7.5(B2)kg.hm-2的播种量,100(N2)、200(N3)kg.hm-2的施氮量均可以显著提高三角叶滨藜的株高及鲜菜产量。7.5(B2)kg.hm-2的播种量,200(N3)kg.hm-2施氮量较有利于三角叶滨藜鲜菜总产量的增加。②100(N2)-200(N3)kg.hm-2范围内的氮肥能显著提高三角叶滨藜Vc及蛋白含量。15(B4)kg.hm-2的播种量不利于三角叶滨藜品质的积累,Vc及蛋白含量显著下降。

关键词: 播种密度 三角叶滨藜 生长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罗莎里奥葡萄容器苗培育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避雨棚内采用扦插的方法培育白罗莎里奥葡萄幼苗,具有出苗快、投产早、成活率高、无病毒、可周年生产、无有害生物危害、育苗周期短、管理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白罗莎里奥 容器苗 培育 扦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喀西茄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时珍国医国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建立一套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方法比较CTAB法和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的引物、dNTPs和Mg2+,优化选择性扩增体系。结果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质量优于CTAB法,加入50 ng/μl的两种引物各1.0μl,2 mmol/L dNTPs 2.4μl和25 mmol/LMg2+1.6μl的选择性扩增体系最优。结论建立了适合于喀西茄的AFLP技术体系。

关键词: 喀西茄 AFLP 技术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处理方法对波杂山羊的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一种有效、实用的波杂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方法]以波杂山羊为研究对象,设计了3种不同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研究不同处理下波尔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发情后卵巢状态以情期受胎率。[结果]组1(CIDR+PG+PMSG)和组3(PG+PMSG)的同期发情率显著高于组2(PG+三合激素)(P<0.05)。组1发情羊的卵巢状态明显优于组2和组3,而且其情期受胎率也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CIDR+PG+PMSG是波杂山羊最有效的同期发情处理方法。

关键词: 波杂山羊 同期发情率 卵巢 情期受胎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杂交种与亲本成熟期干重分配的差异

上海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_0(不施氮)和N_1(150kg/hm~2)2个处理,研究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各器官干重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在N_0和N_1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比亲本高27.60%和18.12%,其主要原因是杂交种具有较多的角果数。(2)杂交种的茎秆和果壳重均显著高于亲本,但各器官干重所占的比例差异较小。

关键词: 油菜 杂交种 亲本 干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赤霉素在甘薯徐薯23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甘薯品种徐薯23的薯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与处理时间对徐薯23育苗的出苗期、苗数、株高、节间数、茎粗、苗鲜重、苗干物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具有明显的催芽效果,低浓度、短时间处理可使薯块出苗量增多、茎粗增加、干物质率提高,即提高生长速度与增强茎叶生长势。

关键词: 甘薯 徐薯23 赤霉素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添加有扩增内标的沙门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评价

微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添加有扩增内标(IAC,Internal amplification control)的沙门氏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提高PCR检测可靠性。【方法】通过比较已有沙门氏菌属细菌的基因组序列,筛选沙门氏菌属特异检测靶点,设计特异引物;再用复合引物法构建扩增内标,优化参数,建立沙门氏菌内标PCR检测体系,利用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评价体系的检测性能。【结果】筛选得到的新特异靶点基因编码III型分泌系统蛋白(ssaQ)。针对该基因设计特异引物(SsaQ6),建立了添加有扩增内标的常规PCR和Eva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二者对151株沙门氏菌和34株非沙门氏菌的检测符合率均达100%,对基因组DNA的检测下限达14.9拷贝/PCR和2.76拷贝/PCR;人工污染牛奶样品(初始染菌量:4-6 cfu/10 mL),増菌10 h和8 h后分别可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发掘的新靶点基因ssaQ特异性强,基于这一新靶点建立的添加有扩增内标的EvaGreen荧光定量PCR比常规内标PCR的检测限更低,重复性更好,快速方便,在12 h内即可得出检测结果,并且定量准确,有利于推进沙门氏菌PCR检测方法的标准化应用。

关键词: 沙门氏菌 靶点筛选 EvaGreen荧光定量PCR 扩增内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药剂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45%咪鲜胺4种单剂以及用量减半后两两复配组合:组合Ⅰ:腐霉利+甲基硫菌灵,组合Ⅱ:腐霉利+氢氧化铜,组合Ⅲ:腐霉利+咪鲜胺,组合Ⅳ:甲基硫菌灵+氢氧化铜,组合Ⅴ:甲基硫菌灵+咪鲜胺,组合Ⅵ:氢氧化铜+咪鲜胺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单剂腐霉利和甲基硫菌灵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可达到80%以上。氢氧化铜和咪鲜胺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均低于70%。除甲基硫菌灵和咪鲜胺复配组合病株、病指防效较低(分别为64.44%、71.06%)外,其他5组组合防效均十分理想,病株防效达到89%~94%,病指防效达到90%~96%。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复配剂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