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冬小麦条锈病的光谱特征及遥感监测
《农业工程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通过人工田间诱发不同等级条锈病 ,在不同生育期内对不同发病等级 (不同病情指数 )的冬小麦条锈病冠层光谱进行测定 ,并同步进行条锈病病情指数的调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病害区与对照区处理的冬小麦冠层光谱在绿光区、黄光区和近红外区反射特征差异及叶绿素含量变化 ;并将病情指数及光谱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研究表明 :63 0~ 687nm、740~890nm及 976~ 13 5 0nm为遥感监测条锈病的敏感波段 ;绿光区、近红外平台处及黄光区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分别随病情的加重呈明显的上升、下降与上升趋势 ;条锈病的红边发生蓝移 ;叶绿素含量随条锈病的病情指数的增大而下降 ;试验证明在条锈病害田间病叶率为 5 %时的最佳防治时期内 ,高光谱可以对冬小麦条锈病害做出早期诊断。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遥感监测条锈病病情指数的多波段 (长 )下的组合诊断模式的定量模型。该研究为今后通过航空、航天遥感大面积监测冬小麦条锈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研究
《地理研究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GIS应用的深入发展 ,以文件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GIS应用的需要 ,而空间数据库技术正是为解决GIS应用的企业化和社会化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当前GIS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空间数据对象、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实现 ,研究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在空间数据共享、海量数据管理、大范围查询检索、分布式空间数据处理与维护、地籍制图、数据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实现 ,通过具体应用系统建设 ,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空间数据对象 空间数据库 空间数据库技术 地籍管理系统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果实特异启动子WSP功能区域的初步定位
《生物工程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瓜AGPase的大亚基基因wml1的 5′端上游 15 73bp序列 ,是一个果实特异性启动子 (命名为WSP)。根据WSP内部酶切位点 ,获得了 3个不同 5′端缺失的启动子片段 (长分别为 12 0 1bp、898bp、795bp) ,并构建成植物瞬间表达载体 ,与含WSP的瞬间表达载体一起用基因枪的方法转入西瓜叶、茎、花及不同发育期果实中。瞬时表达结果表明 ,15 73bp、12 0 1bp、898bp的片段均能指导GUS基因在西瓜果实和花中特异性表达 ,但是表达强度和表达时期有所不同 ,795bp的片段不能指导GUS基因表达。推测在 180bp 5 5 1bp之间可能存在促进外源基因在果实发育后期表达的顺式作用元件 ,而果实特异调控区域可能位于 85 4bp 95 7bp之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基因组DNA的制备和AFLP技术体系的建立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AFLP技术对DNA模板的质量要求较高。桃属果树扁桃的叶片含有较高的糖分、多酚类等物质,基因组DNA的纯化比较繁琐。笔者采用3×CTAB缓冲液提取基因组DNA,并加以纯化,使DNA质量达到AFLP技术的要求。在AFLP分析中,筛选出合适的引物组合:采用E+3/M+3选择性引物组合时,扩增条带少;改用E+2/M+3引物组合后,扩增产物主要分布在600~100bp内,且扩增条带数目适中,多态性适宜,电泳图谱清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GIS领域最短路径搜索问题的一种高效实现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在 GIS领域 ,对最短路径搜索问题的研究和应用较多 ,其中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效率问题是普遍关注和在实际应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基于 Dijkstra最短路径搜索算法的优化途径的分析 ,从算法本身和数据存储结构两个方面同时对此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了优化 ,提出了直线优化 Dijkstra算法 ,并进行了必要的证明和适用条件论述 .此方案应用到“全国主要城市间公路信息查询”系统中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同时也给出了相关的测试数据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420·3040) Dijkstra 最短路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瓜短蔓性状的遗传分析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长蔓品种状元和短蔓资源1A533与1A440为材料,分析了甜瓜短蔓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两份短蔓资源均携带1对隐性短蔓基因,而且彼此间互为非等位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形态氮素对基质培番茄生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形态氮素及不同配比对基质培番茄的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态氮或酰胺态氮比例达到50∶50时,植株生长正常,不影响根系活力和光合作用,叶片含水量正常。在秋冬茬可明显提高产量;在春夏茬可增加早期产量,总产量和单果重正常,并可延长果实的保鲜期。当氨态氮或酰胺态氮占营养液总氮量的75%时,植株生长受抑制。随着氨态氮或酰胺态氮比例的提高,叶片中全氮、全磷含量增加,果实中硝酸盐含量下降,还原糖、Vc含量上升,总酸含量不受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胁迫下扶芳藤幼苗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植物研究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扶芳藤 (Euonymusfortunei(Turcz .)Hand . Mazz)作为北方城市园林的新优攀援藤本和地被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 ,新品系的抗逆性筛选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采用聚乙二醇 (PEG -60 0 0 )模拟水分胁迫的方法 ,测定其生理指标 ,研究水分胁迫对扶芳藤不同品系幼苗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旨在摸索出这些生理指标与植物抗旱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模拟干旱时间的延长 ,扶芳藤幼苗叶片中相对含水量 (RWC)逐步下降 ,保护酶活性上升 ,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急剧上升 ,并且抗旱性强的品系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较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