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细菌纤维素研究新进展

微生物学通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和性质、生物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与调控以及影响合成的因素。细菌纤维素的化学构成与天然纤维素相近 ,但又有其特殊性。参与纤维素合成的酶有 8种 ,其中纤维素合成酶是合成纤维素的关键酶和特征酶 ,环二鸟苷酸系统是研究得比较透彻的纤维素合成调节系统。培养基组成、发酵工艺和设备都会影响细菌纤维素的产量。深入研究细菌纤维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有助于揭示植物纤维素的生物合成机理和促进细菌纤维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合成 分泌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黏膜免疫与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3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柱花草炭疽病原菌遗传多态性的RAPD分析

微生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对中国柱花草炭疽病进行广泛调查和病原采样收集的基础上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 43个代表性菌株进行了基因组DNA分析 ,并与 2 76份国外菌株进行了综合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所用 8个引物的扩增片段位于 0 3~ 2 8kb之间 ,菌株间呈现显著的DNA多态性。以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柱花草炭疽菌分类为基础 ,中国柱花草炭疽菌可划分成 3大类型即Ⅱ、Ⅲ、Ⅵ类。中国菌株与来自柱花草起源中心———南美的菌株相比之下 ,其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变异性则相对简单。就中国菌株而言海南菌株与广西、广东菌株相比多样性较丰富 ,中国柱花草胶孢炭疽菌正在出现种内遗传分化。从聚类结果看 ,通常来自于同一个地理区域或同一个寄主基因型的菌株聚成一类 ,即同一RAPD聚类组内的菌株通常来自于同一寄主基因型或同一地理区域。说明来自不同寄主基因型或物种的炭疽菌在遗传基因上具有专化性 ,而地理上隔离的国家或地区的柱花草炭疽病原菌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进化途径。

关键词: 柱花草 胶孢炭疽菌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番木瓜作为抗结核植物口服疫苗的初步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制 ,可改变传统的疫苗接种方式和接种手段 ,大大降低疫苗的生产成本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核病的泛滥使抗结核的免疫预防急需开发新型的疫苗 ,研制抗结核的转基因植物疫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具有良好免疫原性的结核杆菌分泌蛋白ESAT 6基因 ,进行了修饰改造 ,构建了带潮霉素选择抗性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和根癌农杆菌工程菌 ;采用叶盘法转化热带水果番木瓜 ,获得了 13株抗性植株 ,通过PCR、Southernblot和RNAdotblot分子检测 ,确认了 4株为转基因植株。番木瓜ESAT 6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为进一步的结核病植物口服疫苗的免疫研究和新型抗结核疫苗的研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转基因番木瓜 ESAT-6分泌蛋白 口服疫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毛叶枣的矿质营养特性

果树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3年龄毛叶枣(ZizyphusmauritianaLam.)品种高朗一号为试材,采用大田调查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毛叶枣矿质营养特性,结果表明,3年龄毛叶枣在整个生长季节每株树需要纯N156.6g,P14.3g,K194.5g,Ca102.1g,Mg29.0g,B0.25g;不同物候期毛叶枣叶片养分含量存在着差异,N、P以营养缓慢生长期、硬核期含量较高,K含量一直在下降,Ca以采果前后期较高,Mg变化不大;毛叶枣果实养分积累为双S型;高产区叶片N、P含量在营养生长旺盛期、花芽分化初期显著高于低产区。

关键词: 毛叶枣 矿质营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花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 植物名称 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热研2号。2 材料类别 种子长成的无菌苗的真叶。3 培养条件 (1)种子萌发培养基:MS培养基。(2)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MS+6-BA 4.0 mg·L~(-1)(单位下同)+NAA 1.0。(3)丛生芽诱导培养基:MS+6-BA 4.0+NAA 0.01。(4)芽伸长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北大核心

摘要:摘要:文章总结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香料饮料作物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成绩,分析了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做法、经验与体会,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改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农杆菌为介导花生遗传转化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花生丛生芽再生体系 ,以农杆菌为介导将含有几丁质酶和 β - 1,3-葡聚糖酶抗病基因的植物双价表达载体 pCGⅡ转入花生品种泉花 10号和金花 10 12 ,获得转基因植株 ,并已通过PCR和Southernblot鉴定。研究表明 ,侵染时间以 5~ 15min的效果较好 ,侵染时间过长不利于提高转化率 ;0~ 1d预培养对基因转化有利 ,预培养2d可使转化率下降。

关键词: 花生 农杆菌介导 丛生芽 基因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硫酸盐土壤上施用磷矿粉对水稻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2001年在已垦和未垦酸性硫酸盐土壤上连续进行6季作物的磷矿粉肥效试验,4种磷矿粉分别为摩洛哥CALCINE和BRUT,ALGERIA及昆阳磷矿粉,另外加上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及对照。2000年起每小区均分成2个裂区,其中裂区Ⅰ继续按以前磷肥用量施肥,裂区Ⅱ则将后4季作物的肥料1次施下。试验结果表明,在未垦地上,施用磷矿粉处理水稻稻草P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植株吸收N、P、K量、土壤含P量显著增加。磷矿粉为水稻生长提供了稳定有效的P源;水稻根部吸收P并主要储存于稻草中;2种施用方法无显著差异。已垦地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虽然缺P是制约水稻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在此类土壤上还存在更多的限制因子。

关键词: 磷矿粉 水稻 酸性硫酸盐土壤 养分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西橡胶树初生乳管黄色体微纤维蛋白质与67kD蛋白质的关系(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在古铜期的巴西橡胶 (HeveabrasiliensisMull.Arg .)幼茎初生乳管黄色体中存在丰富的微纤维蛋白质。在电子显微镜下 ,微纤维蛋白质呈两种不同的形态 ,分别存在于不同的黄色体中。SDS_PAGE分析表明 ,经等电点纯化的微纤维蛋白质的主要成分是 5 9.5kD和 6 3.5kD蛋白质。使用 6 7kD蛋白质的抗血清的免疫印迹表明 ,5 9.5kD和 6 3.5kD蛋白质与积累在贮藏蛋白质细胞中的 6 7kD蛋白质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相关性 ,且在苗生长发育过程中互为消长。 5 9.5kD和 6 3.5kD蛋白质在古铜期的幼茎中最丰富 ,当新梢茎停止伸长及叶片刚成熟时 ,其含量略有降低 ,但在第二和第三伸长单位中明显消失 ,同时在黄色体中大量积累 3~ 5种低分子量蛋白质。这种季节变化模式表明 ,5 9.5kD和 6 3.5kD蛋白质的消失与新梢的伸长生长无关 ,与初生乳管的发育关系密切。 6 7kD蛋白质在古铜期的幼茎中不存在。随着新梢的成熟 ,该蛋白质不断积累 ,表现为典型的营养贮藏蛋白质。

关键词: 微纤维蛋白质 67kD蛋白质 苗生长 乳管发育 巴西橡胶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